本报讯 (记者 赵怡 实习生 楚甜甜)丰富的文化遗存是洛阳的珍贵财富,但目前这些遗存正面临生存危机。昨日,我市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启动申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工作。
去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省也于去年6月开始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有资源非常可观,河洛大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里王狮舞、杜康酿酒工艺、唐三彩等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我市将从现在起到今年底,开展全市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在此基础上建立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民间杂技、民间手工技艺等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文化空间,都在可申报之列。特别是对那些基本符合条件且濒临消亡的项目,要重点考虑。已经列入国家级和省级名录的项目,可直接转入市级代表作名录。我市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必须在4月底前完成申报工作。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全乐在讲话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科学地加以保护,在科学思想指导下合理地加以利用。
市领导李柳生、杜勇杰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