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胡越) 昨日从市卫生局获悉:洛阳市居民1987年至2005年死因监测结果汇总和分析报告已经出炉。从这份报告中可以看出,脑血管病已经从2005年开始居洛阳市居民死亡因素的第一位,而传染病则从1987年居民死亡因素排序的第7位退居到2005年的第11位。
据介绍,从1987年开始,我市居民死因监测网络开始正式运行,经过各级卫生部门的努力,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近日,市疾控中心对监测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汇总结果显示,2005年,洛阳市居民排列前10位的疾病死亡因素是: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代谢免疫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
市疾控中心负责此项工作的有关专家说,从监测结果看,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我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1987年至2005年一直位居死因的前三位。尤其是近5年来,脑血管病死亡率超过恶性肿瘤升至居民全死因的第一位,死亡率由1987年的98.27/10万人上升到2005年的128.29/10万人。
从监测结果看,传染病死亡率明显下降,死因位次后移。死亡率从1987年的19.41/10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4.19/10万人,死因顺序也由1987年的第7位下降到2005年的第11位。农村地区传染疾病死亡率下降尤为突出,由1987年的27.73/10万人下降到2005年的3.93/1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传染病死亡率虽然逐年下降,但是传染疾病病种却在不断发生变化,肠道传染病、结核及乙脑等传染病逐年下降,而性病、艾滋病等传染病却逐年上升。
伤害死亡在1987年至2005年一直排在全死亡顺序中的第4位,其中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在伤害类死亡中一直位居第1位。近年来,我市交通事故发生率有所增长,但死亡率呈微弱下降趋势,反映出我市医疗急救网络和急救能力在生命救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市卫生局疾控科负责人说,如此大规模的居民死因监测,在全省尚属首次。全面的死因监测,可以反映居民健康水平的指标,提高居民防病意识,同时为各级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