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发展涉及千家万户。昨日,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今年教育要办哪些实事,政策如何变化,群众将享受哪些实惠?这些问题都一一“浮出水面”。
市教育局负责人说,促进公平教育是今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标”。
发展篇:普高稳步扩大 中职大力发展
据介绍,今年我市义务教育重在巩固,普通高中稳步发展,职业教育则要大力发展,以确保规模协调、结构优化。
义务教育 据介绍,目前我市小学入学、小学升入初中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农村个别地方辍学现象较为突出。教育部门及各学校将建立健全“控辍保学”责任制,动员一切力量组织流失学生返校,提高小学、初中学生入学率。
普通高中 去年全市初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比前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农村地区初中升高中比例偏低,除孟津、栾川、新安、汝阳外,其余县(市)均未达到九县(市)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市每年初中升高中的比例要增长4%。今年我市将积极发展优质高中资源,扶持民办高中教育,扩大普高规模,为高等教育和洛阳建设输送更多可造之材。
职业教育 今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计划再扩大50万人,我市至少要扩招1000人,特别是要努力扩大农村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今年我市还将启动职业学校的合并重组工作,深化城乡联合招生,允许签订协议的农村职业学校以城市学校名义招生。同时启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半工半读试点。
高等教育 推进高校学科及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洛阳工业高专与洛阳大学合并升本,配合河南科技大学申报博士点。
改革篇:改革招生制度 实施素质教育
今年我市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上也有新动作。
据介绍,今年我市将整体规划、全面启动高中起始年级新课程改革,积极推行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逐步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招生制度,打破现有的“强校更强,弱校更弱”格局。
同时各学校将改进德育工作内容,改进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加强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切实做到“三禁止”:禁止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禁止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学科辅导班,禁止把学生拖入“题海战”和“作业堆”中。
学生体质下降现象受到关注。最近省教育厅公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全省学生肥胖率超过20%,小学、初中、高中视力低下率分别达到26.77%、54.96%、80.36%,2/3的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不到1小时,75%的学生周末用于学习、看电视、玩电脑。今年起,我市将按省教育厅要求恢复中招体育测试,体测成绩计入学生学习成绩。同时要求各学校保证有基本的体育设施,保证体育课开足开好,保证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公平篇:改造薄弱学校 缩小教育差距
我市今年将以改造薄弱学校为切入点,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缩小区域和城乡教育差距,让更多孩子享受公平教育。
从今年春季开学起,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学杂费,继续落实对家庭困难学生免费提供课本、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同时争取政策、资金,免除城市低保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学杂费、课本费。保障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计划投资6000万元,对市6中、市7中、市11中、市24中、市回民中学、市32中、市33中、市34中、市师院附中、市40中等市区薄弱学校和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我市还购买了原洛阳工业高专北院和原市一师校园,今年将分别交轴一中、拖一高使用。此外投资5亿元,在新区建设一所高中和一所职业教育中心。
今年我市将对农村中小学校进行布局调整,通过撤销“麻雀”学校、中心学校兼并邻近的村小学、小学与初中能联成一体的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交通不便的教学点挂靠最近的小学、撤并闲置教育设施为幼儿或成人教育学校等措施,整合教育资源,方便学生就学。
在农村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合理确定每个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数量,分年度实施,努力创建一批环境优美、功能设施齐全的寄宿制学校。二是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省、市政府已将此列为今年的十件实事,目前省里正在为我市6个贫困县配备价值300万元的课桌凳,市拨付的更新资金有望上半年到位。三是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二期工程。今年全省将启动二期工程,工程完工后,我市农村所有中小学将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
本报记者 孙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