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来越“豪华”的礼品包装让人望而生畏。 |
|
春节临近,喜庆气氛渐浓。 本版图片均据新华网
| |
春节临近,谈论如何复兴传统的“春节文化”,甚至建议将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声音又多了起来。的确,在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市场经济年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却日益萎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三大节”已经被物质化、简单化为“粽子节”、“月饼节”、“饺子节”,其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更是踪迹杳然,不得不令关心传统文化命运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应该讲,这是一件好事:人们在温饱之后终于开始关心、反省自己的精神生活问题了。
■ 复兴“春节文化”也是政府责任
为何人们年年争论,传统节日的文化质量仍呈下滑之势?追寻问题之源,我们不难发现,能够力挽狂澜的主体——政府并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
也许有人会说,传统节日是民间的事,它之所以被赋予文化内涵,是古代中国民间社会长期演变、积淀的结果,如今它的文化内涵被忽视、被遗忘,也是中国民间社会在市场经济影响下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中间似乎谈不到什么政府责任。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民间社会的自然选择并非全然合理,市场经济也并非万能,对社会和经济的演进进行必要的干预,修正其偏差,弥补其疏漏,正是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责任。
其实,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萎缩,并非一个孤立的问题,在它背后是整个传统文化阵地的萎缩:一些传统艺术品种渐趋没落、后继乏人,传统文化活动的队伍建设、场所提供、经费保障都缺乏必要的重视和供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失去了必要的载体。而当传统节日来临,需要我们表现其文化内涵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这种能力。
这实际上暴露了政府在文化建设上的空白点。对公益性的文化产品进行投入、保障供给,正是政府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表现在为某些节日组织临时性的演出,制造一些能够彰显政绩的“文化大戏”,更重要的是,要可持续地关注、投入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建设,尤其要重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支持和保障。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扶持和弘扬。有了坚实的阵地和广泛的参与,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得以复兴,传统节日才有可能增强文化内涵。到那时,如何复兴“春节文化”才不会成为一个被人们反复追问的问题。
■四代人品年味儿
万家灯火烟花,两联新桃红符。不同年代、不同阅历的人对“年”有着不同的情怀与记忆。春节,这个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了太多的底蕴。2007年春节在即,记者聆听四代人天南海北品年味儿,韵味悠长……
90岁:年味儿是儿孙有心题写的寿联
徐纫秋是位90岁的杭州老太太,一说起年味儿的变迁,她可清楚着呢。
她年轻的时候,家里经济条件相对不错,过年自然要讲一讲排场。除夕晚上要供半只猪,鱼要整条烧,叫元宝鱼,用漆着红漆的木头盘装上,水果和其他拼盘另外再摆一大桌。女性成员不能上堂,男性成员穿新衣服出来拜财神,然后“散福”,分吃供品。到大年初一一大早,按照大、二、三房的顺序给长辈拜年,然后分压岁钱。
说起春联,9岁起就替人代写书信、有一手漂亮字的徐老太露出可惜的神色:有多少年没人贴过了。没想到2006年春节,有人给了老太太一份惊喜──孙子张一帆因为在北京准备考博士回不了家,想到老太太过了年就满90岁,他认真题写了一副对联,邮寄给父母并嘱托他们挂到老太太的客厅里。“甲子才健一个半,古稀再康三十年”,站在这副对联前,老太太格外欣慰,赞不绝口:“内容也好,字也好,这寿礼有心啊。”
55岁:年味儿是娘包的除夕那一顿饺子
55岁的常跃强对记者说:“在城市里过年味儿淡,我曾在城市里过了一回年,就只是年夜饭、电话拜年,然后坐在沙发上看春节晚会,看得木木的,像个傻子似的。过年还是回老家,我老家在山东省莘县乡下。一入腊月门就开始闻到年味儿了。到了腊月二十三,年味儿就渐渐地浓了。
“扳着指头算,过一天就离年近一天,终于大门上贴了火红的新春联,张灯结彩,到除夕了。除夕是一坛老酒,它一入腊月就沉淀,沉淀到这一天香味扑鼻,供人一醉。这一天,年在家家户户的忙碌中,在大街小巷那浓烈的爆竹味里,在穿着花衣的姑娘的‘咯咯’笑声里,在游子匆匆往家赶的脚步里……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里,娘把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待被骤雨般的鞭炮声惊醒的时候,新的一年已在我的睡梦中悄然来临了……
30岁:年味儿是灶膛里的熊熊火光
“我想过的年都停滞在小时候。”职场上历练多年的华新颜说,那些记忆是那么清楚。到了腊月底的前几天,家里忙着备年货。母亲一般都要先把这些东西煮熟,以便能多放些时日。在夏天就备下的木材开始大块大块往土灶里送。这个时候华新颜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帮母亲烧灶。浙江山村的冬夜寒冷,但这时灶膛里火旺着,映得人脸通红,火光让他感觉到温暖,继而憧憬起模糊的美好前景。等鸡鸭煮熟,就要开始祭祀。祭祀往往要分两天进行,第一天祭祖宗,第二天请神仙菩萨。中国民间的信仰掺杂了儒、释、道,祭祀时并不需要弄清“门派”,重要的是心诚、心安,求得来年平安发达。把猪头、鸡鸭鱼肉摆上祭桌,再点上香烛,剩下的就是跪拜。外头“鞭炮声声,空气里满是火药的味道”,一如鲁迅先生在《祝福》开头所描写的场景。
13岁:年味儿是暂时不写作业的幸福时光
王京博是山东潍坊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13岁的他对记者说,过年,就是翻开新希望的一页,新的一年,有无限可能。过年的日子,是一年里最快乐、最自由的时光,可以尽情地玩,放各式各样的鞭炮,可以暂时不写作业。奶奶、姥姥、姥爷、大姨、大姑等,都会给压岁钱。
我姥姥、姥爷在农村,我们每年年初三回去。大人们互相串门,把攒了一年的话都拿出来说说。我呢,和小伙伴们忙着放鞭炮,最有趣的是把炮仗埋在小雪堆里,只露出引信,炮仗一爆,雪堆也炸开了。
城市的年没有农村的年新鲜。农村的年色彩鲜明:家家都贴大红的对联,五颜六色的“过门签子”,在门框上随风飘摇;人们都穿上新衣服,红红绿绿的,脸上的表情也是喜悦、新鲜的,一个个精神焕发,好像一过年,人也换成了新的。
■过大年,老百姓都愁啥
打工者:愁归乡路是那么漫长
“过年难,啥都难。”已经在北京务工13年的河南籍打工者申丙电感慨道,“刚来北京时,过年根本不敢回家。一是老板不给假,二是等你年后回来,工作就没了。”
过年3天半的假期,对于在北大医院做卫生员的小娟来说等于没假,因为要有两天在路上。小娟很满意现在的工作,“起码不会欠我的工资”。但是,她最大的愿望还是除夕跟山东菏泽的家人一起吃热腾腾的饺子。
漫漫长路,一票难求。“有一回,我半夜去火车站排队买票,排了三四个小时,腿都站麻了,轮到我,售票员一句‘没票了’,我气得直想骂娘。我只能买站台票,晚上在火车上硬是站了一宿。”申丙电回忆道。“你知道那些上了车的人是怎么上的吗?你没见过那‘壮观’场面。”申丙电边说边比划着,“哪一节车厢窗户开着,大家就像塞包裹一样把自己往窗户里硬塞。”
16岁的弓丽娥在北京一户人家做保姆,2006年春节就没有买着回家的票。除夕那天,弓丽娥说她特别饿,就一个人在厨房里吃主人吃剩的烙饼。“当时我特别想哭。”
回不了家,能够往家里寄点钱,尽一点孝道也好。可是,每到年关,讨要工钱却成了他们心头最大的痛。申丙电说,2005年底,他为了讨工钱,将老板告到了北京市劳动保障大队。老板找了7个人拿着凳子向他劈头盖脸地砸来。后来,他又去找派出所,派出所开车带着他去了老板家,老板还是不认账。
留守老人:愁留守之家不安全
安徽省泗县小梁乡的留守老人李翠侠说:“好几年没买肉了,今年过年想买点肉。”这位76岁的老人住在一个阴暗的小房子里,一个衣柜是最上档次的家具。老人说4个孩子都在外面打工,每年寄给家里几百块钱,老两口还带着一个孙子、两个孙女。老人有冠心病,害怕过年的时候心脏会出现问题。“一看病就要花钱,疼我就忍着,只要别过年那几天疼就中。”
村里黄名全老人的大儿子出去打工6年了,孙子都念初中了。“每年过年儿子都不回家,每年过年我都提心吊胆的,怕孩子在外面不安全,还担心家里不安全。”老人说,每到过年,偷盗特别严重,村里老是丢东西,晚上睡觉听见动静就起来看看。黄名全的老伴说,她最担心的是她那个上初中的孙子。一到过年,村里人没啥事,就聚在一起赌。“孙子也好上赌博了,不爱念书,我这么大年纪了,打也打不动,管不了了。”
年轻人:愁人情世故难招架
愁人情往来、财政赤字。某部队后勤干部靳某说:“我的领导、朋友、有过礼尚往来的人,我都要去他们家里坐一坐。一个春节下来,光人情世故这一块就不止3000块钱。”
愁被亲友“年审”。在北京工作6年的小何说:“说实话,不回家过年,不是不想父母,而是怕见父母和那些亲友。”“赚多少钱?”“买没买房?”“升官没有?”这些关心让他感觉透不过气来。“不混个人模狗样的哪好意思回去!”
愁逼婚紧箍咒。“每次过年回家,我那80多岁的老奶奶总是问我怎么还没给她带个孙媳妇回来?我倒是不急,可面对这么大年纪的老人,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快30岁的小魏很是无奈。
愁生活习惯不适应。张先生在天津一企业工作,老家在锦州义县农村。问他为什么不敢回家,他说是怕见家里的苦难;怕城市长大的媳妇、儿子嫌弃家乡土厕所不干净……
儿童:愁课业负担依然堆在肩头
读小学三年级的亮亮说害怕过年,因为放寒假了,妈妈又要让他练钢琴、画画,想玩一会都得跟妈妈“谈判”。
读初三的小丽说寒假里老师肯定会布置很多作业,每天数不清的卷子让她头疼。因为转过年来就要考高中了,自己要利用假期的时间多补习一下功课,争取来年考上重点高中。“过年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了。”
复读生小鹏谈起过年,用他的话说就是“不爽”。“又要过年了,过完年没多久又要高考了,我真是害怕高考再次失利。”对他来讲,过年除了长大一岁外,还意味着决定命运的日子又近了。
(据《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