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们走进新安县黛眉山。风中,一棵棵光秃秃伸展着枝干的柿树,正努力孕育着生机。峪里村坐落在山脚下,36岁的李振祥是这个村的农民。这几年,依靠党的好政策,他种植药材、发展养殖和旅游服务业,改变了家庭面貌。
我们来到李振祥家,听他给我们讲他的致富经。
“2006年过去了,先看看我们家的账本吧!”
翻开2006年的收支账本,李振祥乐得合不拢嘴:“旅游服务收入26000元,中药材收入30000元,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补贴1230元……买家电支出8500元,通讯支出1200元……2006年共节余21800元。”
“这几年,政策一年比一年好,我们的生活变化可明显了。”李振祥说,2004年,他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种了小麦、玉米等作物,同时利用零散时间外出打工。但到年底算账,收入所剩无几。2005年,全省取消了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市、县对符合退耕还林政策的土地实行粮食和现金补贴。虽说种的地少了,但年底一算账,收入比上年还净增了3000元,他便拿出钱买了台拖拉机。
2006年,李振祥改变以前种植品种单一的状况,间作套种金银花、党参等中药材,20亩地收入达到3万多元。此外,根据当地政府2006年初出台的鼓励农民发展“渔家乐”旅游项目的政策,李振祥很快在信用社贷款2万元买了一艘游船,办起了吃、住、行一条龙的旅游服务项目。游客在此享受悠然自得、清新自然的“渔家生活”,他的生意也红火起来。
“这全靠党的政策好!”李振祥指着账本对我们说:“这一年我们家除了日常的生活费、农资费和还信用社贷款外,基本没有大的开支,不但种地不交税,连孩子的学杂费、家里装有线电视的费用也都给免了。”
李振祥兴致勃勃地带领我们去参观他刚刚续建的住宅,一栋掩映在树丛中的二层小楼。屋内冰箱、彩电、洗衣机等电器,一应俱全。李振祥告诉我们,现在这里路修得好,交通很方便,居住环境城里人都羡慕呢。
“2007年,县里承诺了,我们经济上的负担还会减轻。我要好好再干几年,让生活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李振祥踌躇满志。
本报记者 石蕴璞 特约记者 王书林 刘功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