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怕,苦不怕,就怕不敢闯天下。”回忆起自己的奋斗和创业史,刘冰感慨万千。
栾川县合峪镇杨山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几年前,为了改变贫困的家庭状况,在街头无意看到一则出国务工广告的刘冰,决定到国外去闯一闯。
2001年,刘冰到栾川县劳动服务公司报名后,毅然选择到密克罗尼西亚务工。参加完3个月的出国前期培训后,刘冰被派到台雅服装厂,当了一名保安员。
刘冰说,干保安的待遇还算可以,但他总觉得不满足,除了想多挣些钱,还想好好把3年的务工时间利用起来多学点东西。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厂里又兼了两份工作。
有了刘冰的“先走一步”,没多久,他的二哥刘建民也走出国门,当上了船员。在刘冰的宣传和鼓动下,他的未婚妻和他的大嫂也来到了他所在的服装厂,当上了缝纫女工。这样,他一家就有4人走上了出国务工之路。
大家在一起打工,相互鼓励,进步都很快。他的未婚妻和大嫂刚到时,由于技术不熟练,常常加班到深夜,但她们勤学苦练,很快就成了熟练工。不到两年,两人分别当上了车间主管。
2003年年底,栾川妇女在密克罗尼西亚台雅服装厂务工人数已达到56人。密克罗尼西亚一年四季炎热,很多女工刚去时不适应气候,加上恋家等多种因素,出现了思想波动。刘冰和未婚妻、大嫂常常利用工作之余和女工们交流,缓解她们的想家情绪,鼓励她们继续努力工作。
转眼,3年的国外务工合同到期,刘冰和未婚妻、大嫂于2004年年底回到了老家栾川,用挣到的钱在合峪镇买了两套新房子定居下来。国外打工的经历,使刘冰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觉得给别人打工终究不是长法,决定以打工赚的钱为启动资金,用自己的双手干出一番事业。
经过市场调查,刘冰决定在镇上建一家建筑材料加工厂。
说干就干,建筑材料加工厂投产运营后,生意红红火火。目前,刘冰通过成功创业,不仅自己得到丰厚的经济回报,而且还为12名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
“人只要有志气,有勤劳的双手,就不怕没饭吃,没路走。”回想起自己多年来走过的路,刘冰感到骄傲。
本报记者 石蕴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