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蓦然回首,恢复高考30年
食谱忌大变 营养要均衡
高山牡丹花正艳
好矿工勇救落水儿童
妈妈,母亲节快乐
交警热线暖了百姓心
“走进中国移动” 体验人员招募完毕
把握外汇行情脉搏 增加规避风险胜算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7 年 5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发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谈话,为恢复高考提供了思想基础。当年冬天,1000多名洛阳青年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1981年、1982年,先后有3000多名77级大学生到洛工作,他们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蓦然回首,恢复高考30年
北京一高校新生入学典礼。(资料照片)

北京大学物理系77级新生在老师指导下做物理实验。(资料照片)

  1977年冬天,被诸多评论家称为“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的确,那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考试,它所恢复的不单单是参加了那场考试的570万考生的信心与希望,它更直接改变和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成为国家得以复兴的基础。

  恢复中止10年的高考

  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谈话。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当年8月4日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与会教授包括吴文俊、邹承鲁、王大珩、周培源、苏步青等名师,还有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刘西尧。与会者开始并不知道邓小平要来,后来,他们发现邓小平几乎每场必到,基本上都是坐在那里认真听大家的发言,很少插话。会议开始时,大家发言都很谨慎,但谈了两天后,话题很快就变成对高校“推荐制”的批判。清华大学教授说,推荐来上大学的学生,许多人甚至还要补习初中甚至小学的基础课程。邓小平说,那就不要叫大学了,改成清华中学好了。时任武汉大学副教授的查全性(现中国科学院院士)提出当年恢复高考,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与会专家的赞同。邓小平问:“今年是不是来不及改了?”专家们说:“今年改还来得及,最多晚一点。”邓小平说:“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

  8月8日,邓小平在题为《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中强调:“今年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

  9月19日,邓小平在谈到“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时,进一步明确了大学招生条件。

  那年的冬天注定要载入史册。

  “从某些方面看,1977年甚至可以用国歌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这样认为。1977年恢复高考,不仅仅是纠正了10年“文革”的错误,更转变了对人才不重视的局面,从而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7年,有一些数据表明,中国在世界领域的竞争中,比历史上的许多时刻大大退步了——可以直接体现国力衰微的一个细节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由于报考人数多,造成印刷试卷的纸张不足,最后,邓小平拍板: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

  那场不同寻常的考试,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成为2000名洛阳儿女人生路途中一个重要的符号。

  高考突如其来

  1977年深秋,当青年们从广播、报纸上得到恢复高考这一消息时,先是惊喜,然后是奔走相告,欢呼雀跃。

  10年“文革”,在最应该读书的年纪,这些青年四处串联闹“革命”,被逐出校园上山下乡,他们荒废了学业,荒废了青春,共和国也因此荒费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当时采取的方法是各地自行招生。因此,1977年的高考由各省自行命题,沿用“文革”前文理分科的办法,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考虑到实际情况,有些考题相当简单。

  10年积压,使1977年年底的高考成为中国竞争激烈程度空前的一届高考,当时的报考人数是570万,录取名额为27.29万个,录取比例为29∶1。这个比例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逐步下降——从6∶1逐步降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3.5∶1、近年的2∶1。

  1978年7月,又有610万人进入考场。1978年的春天和秋天,两届学生走进大学课堂,这是中国高考史上的特例。

  从各种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中,我们得知,1977年报名参加高考的洛阳青年有6万名,最后被录取的中专、大专、本科学生总计约2000名,其中大专、本科学生有1000多名。

  市地方志提供的资料表明:1977年恢复高考时,原洛阳地区只有一个本科院校——洛阳农机学院(后改为洛阳工学院),没有专科院校,另有4所中专。

  洛阳工学院校志记载,1977年招生475人,1982年毕业398人。这些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又根据专业被分配到全国各地。

  求知只争朝夕

  这是一届让人难忘的大学生。

  他们经历了动荡坎坷,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据这些老大学生回忆,他们在学校如饥似渴地看书,自发上早晚自习,每天6点起床,熄灯才休息。从教室到图书馆,处处是埋头读书的学生。

  由于高考停顿了10年,当时,在一个班就读的同学年龄差别很大。当年考上云南大学、毕业分配到洛阳市地方志工作的张汝胜说,他们班年龄最大的32岁,最小的16岁,小的管大的叫叔叔。

  学生之间的阅历差别也很大,有的是上山下乡、入伍从军后参加高考的,有的则是刚刚高中毕业。当时校园里学习气氛十分热烈,我们熟悉的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展现了那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情况。

  上世纪70年代末,知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是一个既新奇又时尚的名词。各色各样的书籍开始在书店的书架上出现,知识的流行也引起了人们对高考的重视。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参加高考成了高中生必经的人生道路之一。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来形容上世纪80年代的高考考生,毫不过分。

  1977年高考录取率为4.7%;到2006年,报考人数约950万,录取人数540万,录取率为56.85%;2007年计划招生约570万人,相当于30年前的报考人数。洛阳今年报考考生5.5万多名,录取将逾3万人,是1977年的30倍。

  据资料统计,恢复高考30年来,通过高考共为国家选拔培养了3600万名人才。

  奉献在各自岗位上

  恢复高考并不是简单恢复了入学考试,而是社会公平与公正的重建,并在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高考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在恢复高考之后的77级、78级两届大学生中,大多数人亲身经历了10年浩劫的磨难,几乎每人都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他们熟悉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有较好的文化基础、较高的思想水平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角落,在感情上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共鸣,因而,他们对社会的关注胜过对自己的关注。参加工作以后,他们奋发向上,迅速成为各个行业的骨干。

  当时大学生要求“服从国家分配”,特别是77级大学生,多数都到异地他乡工作,为当地建设发展付出了青春和汗水。

  据了解,1981年、1982年,我市先后接受77级大专、本科毕业生3000多名。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部属院校直接给驻洛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分配毕业生,数量很少;二是市人事部门给市属企业、院校、机关分配大学生。当时的大学生专科较多,本科较少。

  一位参加首届大学毕业生分配的女士回忆说,当时是按照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分配,大学生们满怀工作热情,没有讨价还价、不服从分配的,常常是人事档案未到单位,人已经上班了。

  首批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默默奉献。当时,师范类学院招生很少,理工类学生按照要求原则上不分配到学校,要到最需要人才的科研院所去;受“文革”影响,没有人愿意当教师,院校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市人事部门忍痛割爱,把一些理工类学生分配到院校当教师,这些大学生现已经成为我市一些院校的骨干力量。

  一些分配到本市企业的大学生,思想先进、思维活跃,为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推动我市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

  到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工作的大学生,勤奋好学,很快成为科研力量的中坚,现在很多人进入企业决策层,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带头人。

  学习文史类的大学生,多到政府部门工作,在国家提倡知识化、年轻化后,很多人成为专家型领导,在农林、环保、史志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来自河洛的学生,很多分配到中西部的石油、化工等企业,许多人扎根边疆,直到退休。

  77级大学生缓解了我市管理、科技、教育人才断代的危机,通过传帮带,使后来的大学毕业生迅速成长起来,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编后:30年前的那场高考对许多人来说,是命运的转折点。每一个参加过30年前高考的人对此都有独特的体验与认识。那么,您经历的那场高考是什么样的情形?在高考前后发生了哪些令您刻骨铭心的故事?高考如何影响了您的命运?为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本报今起开设“难忘1977”专栏。欢迎您拨打电话:63212345,让我们一起回首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本报记者 王继辉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