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一家特色风味店里,店主汤师傅一边招呼着络绎不绝的客人,一边喜滋滋地说:“最近生意好得有点忙不过来了!”
汤师傅继续说,店里二三十张桌子,以前客人连一半也坐不满,现在因为没有座位他们经常得请客人到别家饭店用餐。本来还在为投资了数千元搞创建整治店内环境有些心疼的汤师傅,此时却竖起了大拇指,“值!”
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共有像汤师傅的风味店这样的“五小”单位187家,创建工作开始以来,“五小”单位整治是该街区工作的一大难点。街区管委会本着既不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又不损害商户利益的原则,多策并举狠抓“五小”单位整治。他们采取的措施一是对沿街商业门店逐户进行宣传动员,使商户创卫意识普遍提高,自动投入到整治中;二是将每个“五小”单位分包到单位责任人,使责任落到实处,督促其做好自查自纠整治工作;三是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五小”单位拉网式集中整治活动,对20家反复整改仍然达不到卫生许可条件的门店依法实行强制关闭。他们还协调有关部门上门对“五小”单位整改进行指导,并简化程序在最短时间内为新上岗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更换到期卫生许可证等,还将证照及时送到商户手中。
经过近段时间的整改,该街区范围内167家“五小”单位“门前三包五不准”落实到位,做到了持证合法经营,卫生设施到位,消毒措施落实,卫生制度健全,环境卫生整洁,整体水平提高,达到了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环境变了,生意也更好了。群众生活更加便利,商户也得到了更多实惠。
如今,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优美、整洁的环境,干净的沿街商业门店,给外地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本报记者 李建民 通讯员 张培琳 康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