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我市很少出现降雨,持续的干旱将会给我市农作物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市相关部门又将如何应对仍在持续的旱情?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小麦遇旱难灌浆,种子无水下地难
市农业部门统计,去年我市播种小麦363万亩,比上年增长了6万多亩。麦苗返青前夕,我市雨水充沛,小麦长势良好。然而今年3月下旬以来,因我市很少出现降雨,加上气温升高,小麦对水分的需求增加,丘陵薄地耐旱性差等原因,我市旱情发展迅速。
省气象局4月30日的遥感资料显示,我市有15%的地方干旱严重,其中伊川、宜阳、洛宁、新安东部及孟津西部丘陵地区最为突出。
持续干旱让小麦得不到充足的水分,阻碍了小麦正常灌浆,将对产量造成影响。市农业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小麦受旱面积达236万亩,其中重度干旱98万亩,3万多亩小麦因缺水而干枯。
旱情同样对春播生产也造成严重影响。今年我市计划春播、移栽红薯、烟叶等农作物173万亩,同样因为缺水,截至目前只抢种了115万亩。往年5月10日前春播工作已基本结束,但今年我市仍有近60万亩农作物没能如期下种。
当务之急:抗旱与防虫害
市农业局的技术人员说,目前,广大农村群众和有关部门急需做两件事,一是抗旱,二是防虫害。
持续的旱情引起了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纷纷抽调骨干人员下到农村,引导和组织农民抗旱自救。“五一”期间,市农经委、市农业局等派出技术人员奔赴各个县(市)区,对旱情进行摸底调查,并组织发动群众积极抗旱自救:对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进行灌溉,对春播作物挑水移栽,对现有的供水灌溉设施及时维修和改造。
目前我市小麦穗蚜、麦蜘蛛等病虫害呈偏重发生趋势,面积已达230万亩。技术人员提醒农民朋友注意小麦后期管理,重点防治小麦穗蚜和麦蜘蛛病虫害,积极进行叶面喷肥,增加小麦粒重,减少损失。
本报记者 周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