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十多万人大扫除 创卫再掀新高潮
急!男童卡在夹缝中 快!破墙打洞终救出
专家呼吁: 天干风热 莫烧秸秆
中医推拿职业教育的领跑者
我市对无照经营行为 再“亮剑”
考前盲目服用保健品 不可取
偃师“5·15”杀人案成功告破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5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中医推拿职业教育的领跑者
——记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
  劳模风采

  当你漫步在洛阳新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映入你眼帘的不仅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体育场馆,一片片视野开阔的绿地,一个个碧波荡漾的人工湖,还有一所别具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她就是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职业学院和河南省针灸推拿学校。

  坚持科学发展 扩大办学规模

  这所学校始建于1959年,“文革”期间停办,1980年恢复建校,是一所以中医推拿教育为主的中等专业学校。改革开放的春风,给学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体教职工始终把推进学校快速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使学校在扩大规模、增加专业、提高层次、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对外合作等诸多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学校与河南中医学院联合办学,创办“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职业学院”,实现了从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跃。目前,学校已建立推拿、针灸、康复治疗、中医护理四个专业,在校生达2000余名。今年,学校将面向社会招收大中专学生1000余名。

  近两年来,学校抓住洛阳新区建设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使学校纳入新区总体规划,斥资1亿元征地360余亩建设新校区,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发展空间。2006年9月,一期工程竣工,学校迁入位于洛阳新区学府街新校区。如今,美丽如画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舒适整洁的学生公寓,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个优雅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向世人展示着学校全新的形象。

  中医针灸推拿博大精深。据《黄帝内经》记载,中医推拿源于河洛,盛于中原,被誉为“国医国粹”。如今,更为国人推崇,称之为“绿色疗法”。40多年来,学校秉承中华医学针灸推拿的精髓,不断推陈创新,发扬光大,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中医针灸推拿学科成果和办学特色,形成了以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主,成人教育、职业培训协调发展的多专业、多层次办学格局,成为国内同级同类学校办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强,生源及毕业生分布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学校。几十年艰辛努力,百千万桃李芬芳,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中医针灸推拿专门人才,为推进中华医学针灸推拿学科的新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打造特色专业 加强国际合作

  学校重视教材建设和学术研究。近几年来,共编写、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编撰了一整套全国中医推拿中专教学统编教材,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1项科研成果获洛阳市科技进步奖。在学科建设上,学校不断挖掘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精髓和河洛文化,并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享誉国内外、在业内起主导地位的强势专业——中医推拿,位居全国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不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瑞士、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在中医针灸推拿教学和医疗领域开展业务往来和学术交流。1995年9月,学校在香港举办首届为期一年的推拿医师培训班,培训学员40余名;1998年3月,学校与瑞士中华健康中心开展讲学、医疗合作,至今已派出10余名专家或医疗人员赴瑞士工作;2000年3月,瑞士中华健康中心派出7名学员来到学校,开展为期4个月的学习进修。近几年来,学校又分别与意大利、中国香港开展推拿医疗合作项目。学校对外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开放的、科学发展的新型校园植根于河洛大地,向世界张开热情的胸怀。

  更新办学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

  中原崛起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扩大办学规模,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实践,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创造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学校始终把“勤勉、求实、创新、进取”作为校训,把“以人为本,扶助关爱”的办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情操得以陶冶,品格自觉养成。全体教职工对事业有一颗追求之心,对工作有一颗火热之心,对学生有一颗关爱之心。学校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素质的提高,技能的掌握,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和全社会的赞誉,年年出现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2001年,学校被授予“河南省文明单位”;2007年,学校作为大中专院校唯一的先进单位,被授予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状。

  年年牡丹开,岁岁有新意。当你在又一个牡丹盛开的春天步入这所学校,带给你的将是又一个全新的感受。 

  撰稿:聂先平

  摄影:王 震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