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最近,牡丹广场上的老年人合唱团又“推出”了一首新歌——《洛阳放歌》。
用一位老“歌迷”的话说,“这首歌欢快、抒情,旋律优美,简单易学,最主要的是,这是咱洛阳人自己创作的歌唱洛阳的歌。”
这到底是首什么歌?歌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首歌的曲作者叫赵波,今年65岁。
“我14岁就在一个地方杂技团工作。我特别喜欢音乐,当时团里有个乐队,小提琴、黑管、萨克斯、小号,我全都无师自通地摆弄会了。”
1975年,为结束夫妻两地分居,赵波调到了洛阳,成为洛阳铜加工厂的一名工人。
“洛阳既是古城又是崭新的现代城市,我总想把对她的爱以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怎么表达呢?给洛阳写首歌吧!”老赵用电子琴、萨克斯一遍又一遍对旋律仔细推敲。
老赵最后决定选用特别易于普及的河南小调式民歌旋律,他要让老年人、小孩都能唱这首歌。
第25届牡丹花会前夕,老赵的曲子终于谱好了,他给自己的“处女作”起了个很大气的名字——《洛阳放歌》。
有了曲子,没有好词也成不了一首好歌。老赵想到了老朋友刘建成。
今年56岁的刘建成在市二十二中(铜加工厂中学)教了30年语文,课余时间经常写些散文、诗歌,文笔了得。
老友用电子琴把旋律演绎得如同行云流水,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令陶醉其中的刘老师灵感大发。
连续奋战3个晚上,刘老师给老友交上了一份答卷——
“妖娆的洛阳敞开心扉/笑迎八方宾朋共举杯/放歌千年帝都举世闻名/卢舍那大佛雕琢着时代华美/亮丽的洛阳捧起玉盏金杯/十里长堤描绘诗情画意/中原明珠巍峨耸立/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水……”
“洛阳太值得唱了,也应该有一首城市之歌。”每当老赵和老刘轻声哼唱《洛阳放歌》时,一种作为洛阳人的自豪感便从心底油然而生。
老赵和老刘还有个“心愿”——希望《洛阳放歌》能成为牡丹花会的会歌。
本报记者
赵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