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孙梅芳 通讯员 李万江)昨日,洛阳医生杨春萍与郑州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对接”正式启动。杨春萍开始接受动员剂注射,患者也开始进行高密度化疗,准备迎接“生命火种”。
昨日7时,杨春萍来到省肿瘤医院血液病科,抽血化验后,医生为她注射了第一支动员剂。之后,医生嘱咐她,千万注意安全,不敢有外伤,因为患者已经杀死了全身的白细胞,在无菌室里等着她的“救命血”。
39岁的杨春萍在医院已经工作了19个年头,但这次救人的感觉与以往不同,她是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去挽救一个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年轻生命。
昨日,注射完动员剂,杨春萍跟记者聊起了她的捐献经历。去年12月,洛阳市红十字会郑瑞生秘书长给她打电话,说她与一个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低分辨配型成功,需再抽血样进行高分辨配型,问她是否愿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概率只有万分之一的情况下有幸配型成功,有机会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她感到非常高兴。
今年4月,市红十字会通知她高分辨配型成功!
杨春萍说,她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所救治的患者早日康复。
昨日,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记者见到了患者的母亲和主治医生。据介绍,患者是一个18岁的学生,患病已经一年了,经过了几个疗程的化疗。
植入造血干细胞是挽救孩子生命的唯一办法,家里的几个同胞兄弟和他配型都没有成功,于是父母就到中华骨髓库中寻找,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合适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患者的母亲说,寻找捐献者非常困难,幸运的是终于找到了。还有许多患白血病的孩子还在死亡线上挣扎,她希望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好心人多一些,让这些孩子多一分生的希望。
现在,患者已经进入无菌室,接受预处理。医生介绍,在预处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把全身的病态细胞杀死,把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种植进去。
昨日,透过无菌室的玻璃窗,记者见到了年轻的患者。因为长期服药和化疗,他的脸部有些浮肿,但看上去情绪还不错。医生说,为了迎接造血干细胞的植入,他这两天要进行高密度化疗。通过电话,患者对记者说,希望代表他向那位好心的医生阿姨表示感谢。
根据红十字会有关规定,捐赠和受助的双方一年内不能见面。杨春萍得知记者已见到了患者,她说,回头给她一张那个孩子的照片,捐献造血干细胞把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连接在一起,她很惦记他,也希望通过本报带去她对患者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