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期节目的片头。 |
|
据《现代快报》报道 央视十套的《走近科学》节目开播以来,播出了不少关于民间奇人异事、古怪传闻的考证,关注度不断提高。但最近,众多网友在热烈议论中认为《走近科学》中很多所谓的“科学调查”如同儿戏:“这本来是个挺严肃的频道,不知道为什么要搞成‘喜剧频道’,更‘难能可贵’的是以恐怖片的手法拍出了喜剧效果。”
近期网上热传的一个帖子中称:“有一集节目说某个村子每天半夜三更都有怪叫声,把全村人吵醒,大家都不敢出去看,战战兢兢失眠到天亮;有人说是野兽出没,每天夜里到村子作怪……音乐配得那叫恐怖,还分上下两集渲染——到最后竟然说那是村里一个胖子睡觉打呼噜!”
网友总结《走近科学》近两年播出的节目,将其分为4类:古迹探踪,如《盗墓迷踪》;奇闻趣事,如《吃农药上瘾的人》;怪力乱神,如《夜半“鬼”声》;科考探究,如《机器人醒来》等。如此选题,激起了人本能的探索欲,加上节目的剪辑、解说“故弄玄虚”,为节目配的音乐“更是一种空阔神秘的声音,让人毛骨悚然”。
对于出现这些内容,许多网友认为,这是央视节目娱乐化的一个弊端。但也有网友表示,“《走近科学》用一种通俗的方式普及科学”,它“是一个很好的节目”。一位网友说:“它适合那些没有高深学问的普通民众,但不一定适合那些自以为了不起的‘精英’。不过不适合的不一定就是坏的,所以还是请那些‘精英’闭嘴吧。”
《走近科学》的制片人张国飞表示,这个节目首先要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接下来才有了如上令人瞠目结舌的选题。至于片子剪辑时的故弄玄虚,那是因为听故事是人的本能需求。他认为,《走近科学》培养的正是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也许有不少人边看边骂,但“看和骂都是津津有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