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在仔细阅读招生资料。 |
|
家长们在用心抄录高招信息。 |
|
考生和家长认真咨询高校老师。 |
|
艺术类高招咨询会现场熙熙攘攘。 | |
数据显示,今年我市报考艺术类高校的考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8000名,比去年多出近3000名。到中央戏剧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艺术类院校深造,成为众多学子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
咨询会现场“热浪逼人”
此次艺术类高招咨询会的开始时间是昨日9时。当我们8时30分赶到现场时,市九中(市艺术实验学校)大门外已经站满了考生和家长。
一位家长说:“这么多院校到咱家门口接受咨询,我们可不愿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艳阳下的操场上,早已搭设好4排天蓝色的遮阳篷。每个篷下,都设有一个院校的咨询点。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每个院校的咨询台前都有考生和家长热切的目光,那一个个刨根问底的问题,透露出他们焦急和期盼的心情。
“老师,我们孩子考这个分数能报你们学校么?”“报哪个专业保险呢?”“你们去年招生的分数线是多少?”接受咨询的老师耐心回答,忙得不亦乐乎。
参加咨询会的家长和考生不愿意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他们从一个咨询点艰难地挪到另一个咨询点,不一会儿,手上就拿了一沓花花绿绿的宣传资料。一位家长说,今年孩子考得不理想,很难说能上哪个学校,所以这些宣传页都要拿回去仔细研究研究。
几座教学楼的外墙,也被“装扮”成了各高校“自我推介”的“广告墙”——五六十个学校的招生简章和宣传海报被整齐地张贴成上下两排,有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怀化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随处可见学生和家长踮着脚尖或弓着身子,趴在墙上察看或抄写,那专注的神情让人感慨。
教学楼五楼的多媒体教室里,正在举行一场相关的报告会,只能容纳400人的教室挤进了500多人,站在教室窗外和门口的人也伸长脖子听得聚精会神,有的家长还拿着笔和本子边听边记,比课堂上听讲的学生还认真。毕竟,这是决定自己孩子今后命运的重要一步啊。
报告会结束后,多数家长意犹未尽,又将咨询老师团团围住。
一位家长一大早就从关林坐车往咨询会现场赶,由于记错了时间,等她赶到楼上时报告会已经结束,令她追悔莫及。
每一名考生都怀揣一个理想
父母在忙着咨询,女儿小媛却在一旁低头不语。她是美术专业考生,家住火车站附近,一大早,一家三口就来到了咨询现场。小媛说,高考结束后,一家人都在忙着翻招生目录,到处搜集招生信息。“我的文化课成绩估了400分,还是不错的,可是专业课只考了200分,能上个三本就不错了。”小媛说,根据咨询情况,父母打算让她报考省内的三类本科院校,然后再考专升本。
一位父亲带着女儿从汝阳赶来。在拿到厚厚一沓招生资料后,他开始挨个仔细察看墙上张贴的招生简章,并不时指点女儿拿出纸笔记录一下。“要好好地选一选学校。今天过来主要想咨询一下如何把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分数结合起来报志愿。招生的学校都会尽力推荐自己的优势专业,在这里可以多作比较……”这位父亲满怀希望。
从县里赶来的家长并不少。有一对孟津县朝阳镇油旺村的夫妇,儿子在市内一所高中学美术,得知高招咨询会正在举行的消息后他们马上打车赶了过来。
11时左右,还有考生和家长风风火火地赶来——他们刚刚获悉高招咨询会的消息就立即赶了过来,为着心中共同的艺术之梦。
“洛阳是一个艺术氛围很浓的城市!”
参加咨询会的30多所国内外院校,有许多是第一次走进洛阳。他们对洛阳的艺术类考生印象如何?利用咨询会休息的间隙,记者随机采访了几所高校的招生代表。
天津商学院宝德学院宋盈老师告诉我们,这次来洛阳就是为了开辟一个新的生源地,“以前我们主要到山东、河北等省招生。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艺术类人才层出不穷,洛阳又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艺术氛围很浓的城市,我们发现这里的生源很不错。此次,我们虽然在河南招生的指标不太多,但如果考生真的很优秀,我们会通过内部调剂的形式把他们录取进来”。
叠放在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咨询台上的500多份招生说明早被索要一空。李天俊老师操着四川普通话说:“场面真火爆,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同他一起来洛的刘老师是漯河人,四川音乐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刘老师不无得意地冲她的同事说:“你瞧见了吧,俺们河南老乡就是中!”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长岛音乐学院的肖老师也是第一次来洛阳,他本人就是学音乐的,所以对市九中的管乐队很感兴趣:“听说其中很多孩子只学了半年就能吹奏得像模像样,这说明他们对技巧的掌握、对艺术的理解有一定天分。看来,洛阳不乏艺术人才!”
因势利导——提升洛阳的艺术魅力
让孩子成为画家、歌唱家、演奏家,正在成为许许多多个洛阳家庭的梦想。考艺热逐年升温,而且越来越热。
昨日的艺术类高招咨询会场面火爆,让我市的教育专家喜上眉梢。
有专家分析认为,考艺热反映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说明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层次更高了”。
如何保持这股热潮并因势利导使之成为推动洛阳提升艺术魅力的一个契机?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
从中小学开始,加强学生的艺术欣赏素质养成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各类艺术人才,把他们输送出去就等于散发出了一张张“洛阳的名片”……
本报记者 赵志伟 石蕴璞
记者 梅占国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