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生活百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啊!朋友
伊河之畔
生活笔记
脆皮豆腐
新闻网广告
“五项全能”选手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6 月 20 日 星期    【打印】  
《伊河行》系列报道之二
伊河之畔
  伊河上的第一个小型水库。
  伊河全长268公里,伊河栾川段长113公里,占了近1/2。

  近日,我们沿着伏牛山北麓和熊耳山南麓之间的峡谷,行走在伊河之畔。只见河水自西向东静静地流淌着,河床宽不足百米,水面宽一二十米,河水逶迤前行,迂回曲折,水势忽而湍急,忽而见缓;河谷时而狭隘,时而开阔,峰回路转,令人如入世外桃源。

  伊河之畔景色诱人,无处不景。

  伏牛山和熊耳山是伊河之根,她们用自己的乳汁孕育出了伊河;她们毫不吝啬地造就出了老君山、鸡冠洞、重渡沟、龙峪湾、汤池温泉,增添了伊河的神韵。

  当看到一条条汇入伊河的不知名的溪流时,我们惊叹那一座座青山上郁郁葱葱的森林,涵养了生命之源。

  栾川森林覆盖率83.3%,居河南首位;空气中负离子含量平均达到每立方厘米3万个。伊河,造就了这里的清洁。

  祖祖辈辈在伊河之畔生活的人们,从最初的结网而渔、引水灌田,到建水库、电站、水面工程,让伊河母亲播撒了更多的爱。

  肖疙瘩村的青岗坪水库,是伊河最上游的水库。

  水库不大,大坝呈弓形,是肖疙瘩村农民用自己的双手,历时5年,到1978年才全部建成的,至今仍发挥着灌溉作用。看着那20多米高的大坝、清澈的库水,让人对建设者肃然起敬。

  水库下游延伸出一条引水渠,这是距水库2公里远的肖疙瘩水电站的发电渠。

  站在肖疙瘩水电站前,看着发电机房房脊上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的字迹,我们感到了岁月的沧桑。电站旁居住的年近八旬的周老汉正在收门外晾晒的被褥,他说,这两年太旱,河里缺水,电站一直没有发电。

  县水利局办公室主任李文帅说,电站在“文革”期间开工建设,1976年开始发电,装机容量40千瓦,不仅可以供全村用电,还可支援外村。身居深山的肖疙瘩村早早就通了电灯。

  潭头小水电站是伊河上建造的第一座水电站,抗战爆发后,河南大学迁到当时属嵩县的潭头镇,师生们组织当地群众兴建了它,现已废弃。

  我们从栾川县城出发,沿河而下,领略了伊河之畔的风采。

  伊河栾川县城段,水面工程已经形成3级水面,面积20万平方米,改善了城区小气候。每天傍晚,成群结队的人聚集在伊河之畔,载歌载舞,享受着伊河母亲带给他们的快乐。

  从县城出来不远,沿着河畔一路前行,河边绿树成荫,山上翠绿如滴,伊水蜿蜒流淌,如在画中。

  刚开始,伊河水流很小,潺潺叮咚。我们走了一段路,看到路旁出现一道深沟,一条几乎干涸的河流映入眼帘。李文帅说,这是通伊河。通伊河上的龙王庄水电站矗立在翠绿之中,装机容量达1500千瓦,这些年受水流影响,发电断断续续。再往前走,忽然出现了一片开阔水面。李文帅介绍,这是松树岭水库,下面有一个小水电站。

  峰回路转,风景区重渡沟呈现在眼前,沟中山泉积聚而下,伊河水面陡然宽了起来。走不多远,伊河的较大支流——小河、明白川也加入进来,伊河河面骤然开阔,开始有了大河的气势。在伊河将要离开栾川时,我们看到了拨云岭电站、九龙山——伊河漂流活动的一个起点,岸边陈列着一些漂流设施。遗憾的是,由于持续干旱,河水很浅,没有见到工作人员和游客的影子。

  伊河中下游,还有前河电站、陆浑水电站,《伊洛河志》说,伊河流域面积6100多平方公里,干支流拥有各类水电站150多座、水库近百座。

  伊河流经的栾川、嵩县、伊川县城及龙门风景区,都建起了橡皮坝,蓄起了水面,增添了灵气,提高了旅游档次,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在看着这些水电站、水面工程造福人类的同时,我们也产生了深深的忧虑:这样的开发利用,无疑降低了河流的自我修复能力。伊河的负担太重了,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伊河减减负?特别是水面工程能否经常塌坝放水,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让伊河焕发生机?

  伊河历史上洪峰大,来去神速,危害严重,沿岸群众称之为“瞎龙河”。栾川水文站邱华强站长说,伊河上游的洪水,最大洪峰流量是1954年8月的每秒1370立方米,流量最小的是1976年的每秒23.4立方米,今年5月伊河的流量接近最小年份。

  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和最高峰都在栾川,伊河之畔的栾川、嵩县都打出了旅游牌,随着近年来的旅游热,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前往栾川、嵩县的游客达数百万人次。

  一路注视着愈发“干瘦”的伊河,我们感到了丝丝悲凉。母亲河给我们的太多,我们应该更加体谅、呵护她,尽力减少对她的危害,让伊河母亲好好休养生息。

  本报记者 王继辉/文 梅占国/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