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时尚休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有戏相伴 我不孤单
做一头 有内容的“驴”
“冷饮”耳饰 清凉一夏
另类卡通包 成人也扮嫩
想快赚钱 就别 玩收藏
休闲乐园·幽默两则
前河大桥
洛阳新闻网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6 月 22 日 星期    【打印】  
《伊河行》系列报道之四
前河大桥
  □ 本报记者 石蕴璞 特约记者 罗孝民/文 本报记者 梅占国/图

  前河大桥距嵩县县城西44公里,位于前河村边的伊河上,1969年建成。

  《中国桥谱》上称,前河大桥是当时国内最大跨径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1975年3月,中南地区桥梁会议在嵩县召开时放映的科教影片《双曲拱桥》上说:“目前,前河双曲拱桥名列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1981年,前河大桥受到美国《桥梁工程的创新》一书的赞扬,并刊登了照片。

  近日,当我们经过新建的前河一号大桥、前河二号大桥,终于看见了横跨在伊河上游的这座名桥时,感受更深的却是它的沧桑。

  山谷中,两座新桥直直地横插在两山之间,雄壮挺拔;而在上游不远,一座看上去灰蒙蒙的拱桥低低地架在山脚。150米长的单孔横跨两岸,主拱两侧上方各有6个小孔,其间的5个圆盘上写着“毛主席万岁”的标语。

  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这座老桥,东桥头北侧的一段桥栏板上写着“毛主席语录 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下陷的字体苍劲有力,上面的红漆却已经斑驳。我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每走一步都更加慎重和虔诚。

  桥两侧本是对称的,桥东的南侧桥头却已经塌掉一半,裹着水泥的碎砖块在桥边的野草里“躺”着,让人心痛。桥头立柱已经不见,应在立柱四面浮起的红五星自然也没了踪影。离桥头几米远,北侧的栏杆塌失了一截,像是老人脱落了牙齿。

  踏上7米宽的桥面,两侧杂草丛生。水泥桥栏已褪色斑驳起皮,一些栏柱已被腐蚀得露出生锈的钢筋。桥下,几只燕子从桥拱中穿来穿去,干涸的河床上布满了的鹅卵石,有人在河滩上扎了帐篷,几辆采沙车在河滩上忙碌。由于上游修建了前河水电站,汛期未到来的时候,水被蓄起,这使得我们看到的景象与《嵩县交通志》上刊登的前河大桥下水生波澜的照片完全不同。

  桥的尽头通向一面崖壁,崖壁上方车鸣声声、车流匆匆;崖壁下,道路则几乎直角地拐向南,路面比桥面宽不了多少,被崖壁和农舍紧紧相夹,废旧的路面已有些坑洼。

  河岸上有几处民房,杨根正是其中的一家。他说,以前,这路和这桥是栾川到洛阳的必经要道。四五年前,这条路还是车来车往,相当繁忙。

  杨根说的这条要道便是老洛卢公路,当地人俗称洛栾公路。洛卢公路是洛阳经伊川、嵩县、栾川至卢氏的省道公路,从1953年7月,第一辆客车由洛阳发往嵩县,虽然单程需要六七个小时,但县领导到洛阳开会从此已不用骑马,到1955年修建嵩(县)栾(川)简易公路,1956年修建洛栾公路,后来不同路段的加宽与改建持续到1994年才算基本结束。

  1968年11月,300国防公路嵩县段开工,对洛卢路嵩县段进行改建。至1969年10月,嵩县段96.5公里公路和18座大、中型桥梁工程竣工。

  前河大桥建成以前,洛栾公路到前河村前的峡谷这一段只能靠低水位木桥和过水路面勉强维持通行,每逢伊河发洪水便中断交通,严重影响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和山区人民生产、生活。为保证汛期交通正常运行,1967年3月,前河大桥开工建设,不到一年半即建成,使用水泥1359吨,钢材113吨,总投资108万元,是同期建成的最具代表性的一座桥。

  栾川水利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他在郑州上大学,回家一趟需要两天时间。由于当时从洛阳到栾川需要8个小时车程,下午一点多就没有长途车了,他到洛阳后只能找地方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再赶车回栾川,路上还要吃一顿饭,到家时通常天都快黑了。

  路通了,带动了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老路老桥已不能满足需求。2001年初,我市决定建设洛栾快速通道,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步伐。

  2003年4月,洛栾快速通道建成通车,沿河而行的公路穿越40多公里长的沼泽地,劈开36座山头,使洛阳至栾川的公路里程缩短了40公里,行程时间只用两个半小时。

  洛栾快速通道从牡丹桥南出发,向西拐上王城大道,跨李屯特大桥,越龙门西山,过郭寨收费站,进入魏梁路,过嵩县县城,上嵩栾路,便进入了绵延起伏的伏牛山区。这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共填挖土石1447万立方米,修建大桥20座、中小桥73座、隧道8座、涵洞481个。其中,隧道有直、斜、弯、坡等多种线形,桥梁除直、斜、弯、坡桥形外,还有“S”形桥和石拱桥。

  单是在伊河上,洛栾快速通道就架起前河一桥、前河二桥、朱凹大桥和沟门大桥等4座大桥。新桥“辈出”使名震一时的前河大桥自然而然地“下岗”了。

  前河大桥风光不再,却默默见证着伊河之畔的变迁。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