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杨立 通讯员 李炳轩)住在周公庙附近的小冯在新区上班,以前,他每天先坐81路公交车再转57路公交车到单位,花在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将近两小时。从今年3月份开始,新开通的从火车站发往新区的33路公交车从他家门前经过,他感觉上班方便多了。
和他有同样感受的是更多的普通市民。在市行政服务大厅,几位来办事的市民也直说方便多了,4条公交线路从瀍河区、老城区、西工区和涧西区通往这里,他们出家门不远就能坐上直达新区的公交车。
如今,通往新区的公交线路已有23条,348辆公交车每天穿梭于洛河两岸。
对于洛阳大学的葛永伟同学来说,方便之外是“温暖”。去年冬天,他把宿舍里的两床被子收起了一床。当时新区新增13家单位集中供热,他们学校也在其中。去年冬天葛永伟实实在在过了一个“暖冬”!
感受是平凡的,可是要让群众有这样的感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市公用事业局局长王风民说:“我们的工作都埋在地下,看不着,但跟老百姓的关系很密切。”
的确,供水、供热、供气、污水处理,样样都跟老百姓密切相关。交错纵横的管网静静地躺在地下,默默地为新区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也有看得见的,夜色下的新区呈现着另一种风采,林立的高楼披上五彩霓虹的外衣,点亮这片土地的希望。当你驾车行驶在开元大道,两旁的灯光拉近你与新区的距离;走进恢弘的新区体育中心,别光留意那些“庞大”的建筑,也看看身边高低不同、形状各异的太阳能路灯,体验一番环保、时尚的生活。
回望过去,更需展望未来,在新区的建设发展中,公用行业如何进一步加强服务,切实为新区聚人气、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呢?
先来说“行”,对于更多的市民来说,首先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在新区出行更方便。占地150亩的新区公交停车场目前已获有关部门批准建设规划用地许可证,征地相关手续已上报待批;关林、龙门两个公交枢纽站的选址正在进行中。这些项目的建成,将极大提升新区的公共出行能力。
接着说“住”,市民住在新区,少不了用水、用气、取暖。据市公用事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新区的供水建设投资总计达1.83亿元,敷设管网74.5公里,自来水可以随时应建设单位要求进入小区,通往住户。燃气供应能力和建设能力同样能随时保证用户需求。
而且,你也不用和葛永伟一样再去担心冬天取暖的问题,新区供热投资1.72亿元,敷设高温热水管网64公里、蒸汽管网4.8公里,供热面积已达499万平方米,而新区的实际用热量不足其供热能力的5%。新区热力还将过孙辛桥、魏屯桥向高新区及南昌路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