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童庆禧,遥感学家。湖北武汉人,1961年毕业于苏联敖德萨水文气象学院,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最早从事遥感研究的专家之一,在我国首先提出关于多光谱遥感波段选择问题,并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进行了研究。他主持了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系统的研制,“七五”攻关中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空机载遥感实用系统”。
6月19日, 应邀来洛的童庆禧院士为市第一中学的1300余名师生作了一场题为《空间对地观测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普报告。报告结束后,本报记者采访了童院士。
“遥感技术让人类实现了认识论上的飞跃”
什么是遥感?童院士这样解释——“遥感就是远离目标,不直接接触物体来感知、测量和判定该物体的物理和几何特性的现代新兴技术。遥感本身是物理学、电子学、光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并与地学、宏观生物学等相结合的集中体现。”
童院士说,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可以增加人类了解和认识自然的途径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论。“以前,人们总是从点到面地观察事物,而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从面到点、从宏观到微观地观测事物和现象,这样,在我们认识客观世界时就可以避免‘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遥感技术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童庆禧院士举了个广州市的例子。
“在城市建设中,1/3的经费和1/2的时间都用在了房屋的拆迁、改建上,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极低。后来广州市建设主管部门以高分辨率遥感信息为基础,制订了科学的拆迁方案,合理地确定哪些建筑该拆、哪些不该拆、应该在哪里重建等,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省了工程资金。”
接下来,童院士又举例说,北京市东城区已在全国率先形成了网格化的城市管理体系——“万米网格”。城区内的街道、居民委员会、派出所,甚至连路上的窨井盖、路旁的道路标志等在系统内都可以被准确定性、定量和定位进行管理。“如果某条路上的井盖丢失了,附近的协管员就可以将此信息录入系统,传到信息管理中心,井盖被重新安装以后,信息也会很快得到更新。”
童院士说,在城市管理中,通过遥感技术可获得地形、地物、城市布局等数据信息,“这些都将成为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时势造英雄”与“英雄造时势”
在谈到如何做学问时,童庆禧院士说了一句话:“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
他说,“时势造英雄”就是当社会、国家需要你承担一定的使命,而你的学问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对重要问题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时,你就会有承担国家使命的机会。
1973年~1975年,中科院提出发展对地观测卫星任务,他积极参与了发展规划建议书的编写,并和王大珩、陈述彭、匡定波等老一辈科学家一道参加1976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遥感技术规划会并积极组织实施。1979年,国务院批准中科院成立遥感应用研究所,他成为遥感所奠基人之一。
童院士说:“如果没有当时中国科学院对遥感技术和应用发展的重视,我个人再努力恐怕也难以有所作为!”
“英雄造时势”在童院士看来就是,既然历史选择了我们,把我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我们就要把握住大局,努力去创造一段历史。
本报记者 赵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