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我和朋友从洛阳去云南旅游,在麻栗坡县城,我想寻找一家眼镜店,因为我的老花镜的一条腿断了。
到了一家店铺,女老板热忱地把我们迎进门。我说能否帮我把眼镜腿修好?女老板嘻嘻一笑:“不能啊,我这里不修眼镜。你买一副新的得了。”我和朋友都需要一副能够折叠的眼镜,方便携带,但我们感觉不爽。踌躇一阵子,我们还是离开了这家店铺。
拐过街口,又见一家眼镜店铺,一中年男老板也是笑迎我们。当听了我的询问后,男老板把我的眼镜拿过去细细看了,一言不发就转身取来一个装满眼镜腿的盒子和修理工具,在比试了七八个眼镜腿后,不到两分钟便把我的眼镜修好了。
与老板闲聊中,我留意了架子上的太阳镜,于是与老板闲搞价钱,搞着搞着就把那太阳镜买了。其间,同来的朋友也看中了店里的折叠眼镜,说好价钱,也买了下来。也就是说,修眼镜腿充其量就是一元钱的工时材料费,因为店老板的“莫以善小而不为”,使我们两人在店里消费了近二百元。最后出门,我们与店老板相揖而别。
过后我在思考。买眼镜在哪儿都是买,如果第一个店的女老板能够帮我把眼镜腿修好,也许,我们就会在她的店里消费这二百元。对于眼镜店,装好一个眼镜腿只是举手之劳,对于消费者却难得很,身在外地,也没有专用的工具。你帮我修好了,自然是件“雪里送炭”的事,心中自然愉悦和感激,就会在店里逗 留一会儿,甚至消费。可惜,第一个店的女老板丢失了这样一个举手可得的机会。
第二个店的男老板就不一样了,无论修眼镜腿的利润高低,他都当成一件事来做。他没去想还会不会有后续消费,他的认真和“莫以善小而不为”感染了我们,形成了连锁反应。由此而想到,帮他人的同时也是间接地帮自己。另外,在商言商,必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的,但是经商的人须懂得消费者的心理,对消费者的热情不仅仅是表现在脸面上的笑容,而是真诚的沟通和无意识的照应。
我消费了,心里又很畅快,这就是消费选择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