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事实
劳动保障部劳动工资司司长邱小平17日透露,针对当前一些单位存在身份不同、同工不同酬问题,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的工资立法中,已将同工同酬问题列为重点研究的内容。该消息一见报,众多网友纷纷在国内各大主要网站发表自己的看法。
观点社区
同工不同酬是身份歧视!
搜狐网网友:我就是同工不同酬的受害者,干着和别人同样的活,却拿着不同样的薪水,心里不平衡,却不敢有丝毫流露,因为盯着你的职位的人很多,你不干,有人干哦!
新华网网友:同工不同酬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当前分配不公的一种表现形式,容易造成员工带着情绪工作,引发员工与单位之间的矛盾,造成人才流失,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新浪网网友:仅仅因为身份不一样,劳动报酬就相差好几倍,这公平吗?如今有的企业要求员工签保密协议,相互之间不允许问工资,这样更掩盖了同工不同酬现象。而企业要发展,国家要富强,没有公平的环境是不行的,打破这种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势在必行。
新华网网友:实现同工同酬就是最大的公平。很多企业存在固定工、合同工、聘用工、临时工等待遇差别,大部分同工不同酬的人是在效益比较好的单位工作,单位内部工资待遇相差比较大,这本身就是身份歧视,已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分配不公。
为什么会同工不同酬?
TOM网友:分析同工不同酬现象,不难发现其浓重的身份歧视。尽管人员冗杂、人浮于事,但那些庞大的国有单位里依然使用着所谓的临时工、合同工。当然,更为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许多杂活、脏活、累活,正式工不愿意做,因为这样很掉价。但即使非正式工超负荷工作,收入也无法与正式工相比。按劳分配在这些单位成为一句空话。身份的正统才是核定工资条的基础。正式工编制,成为一块诱人的“馅饼”。
人民网网友:显然,“同工不同酬”将员工分成了三六九等,搞的是“按身份分配”,违背了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构成了对一部分劳动者的歧视,人为制造了社会不公。这些简单道理,用人单位并非不明白,他们之所以置国家法律于不顾,不过是受经济利益驱使:雇用临时工,同工不同酬,可以大大减少单位的薪酬开支,降低用工成本。而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给他们雇用廉价劳动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法律法规落实不严、监管乏力,给他们实行同工不同酬打开了方便之门。
新浪网网友:从理论上讲,随着市场经济的基本确立,一般单位的员工已不该有临时工和正式工之分,因为所有员工都不再捧着“铁饭碗”。可从现实情况看,“临时工”并没有从历史舞台上退出,如果从逻辑上分析,因为有“正式工”所以才有“临时工”,没有“正式工”自然就没有“临时工”,二者互为依托。也就是说,“临时工”之所以没有从历史舞台上退出,是因为有一部分人事实上仍捧着“铁饭碗”。
新华网网友:一些国有企业在薪酬分配上,往往按编内职工、合同工、临时工等“身份”来分配,而不是按技能、业绩等要素分配。为何此类不合理现象在国企居多?尤其是钢铁、石油、化工等垄断行业的同工不同酬现象更严重,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是否对违反劳动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监督?
新华网网友:由于国企管理层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自己掌管薪酬分配的自主权与话语权,他们自然不愿触动自身的利益,这也是同工不同酬现象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
同工同酬为什么没有实现?
腾讯网网友:一个吃皇粮的和一个吃草粮的,你怎么能比?根本不具有可比性嘛。正式工也是称为有编制的员工,临时工呢就是没有编制的员工,公平是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础之上的。
新华网网友:同工同酬喊了多年,为何还没有实现?用工市场供大于求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即使员工知道收入会因身份而存在差别,但大部分人怕丢工作还是无奈接受这种不平等待遇。劳动主管部门应该在改革不合理分配制度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劳动者的话语权。
腾讯网网友:我因为是临时工,便一向把自己说成是二等公民,因为我只是名大型国有企业的合同工!没有一点尊严,只有满腹的耻辱和委屈,好像我不是这个国家的公民,而是穷国家的移民!
新华网网友: 实现按劳分配不能“只打雷不下雨”,这需要国企主管部门痛下决心,改变“一企多制”制度,工会也要真正为职工说话。此外,还应该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劳动者也应该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腾讯网网友:有些临时工可能是通过关系进入工作单位的,但是不代表所有的临时工都是不学无术、坐着等发钱的,更多的临时工在努力地工作,想通过自己的表现争取别人的认同。
(记者 刘婷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