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称其读书构思在“三上”,即“枕上、马上、厕上”。可见如厕对醉翁先生那些名篇美文、丽词佳句的诞生不无关系。王小波在《我的精神家园》一书中这样写道:“我在布鲁塞尔等飞机,去了一趟收费厕所,不想走进了一个文化园地。”厕所在文坛怪才王晓波眼里又成了一个文化园地。而柏杨先生更为有趣,他说:“人生最大的享受,莫过于去厕所,比起官焉胸脯焉,甚至比起雪茄焉高尔夫球焉,都有哲学意义,芸芸众生,不可不知也。”
老实说,我也有在厕所翻书的毛病。当然,我绝非有意而为之,学人家醉翁先生那样去构思传世大作;也非要似王晓波一样希望去发现点儿文化,更非要如柏杨那般从中找些哲学意义,仅仅只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小品文大家周作人的《如厕读书》一文,我也是多年以后才读过。一不留神竟然和很多名人的习惯不谋而合,我心中不免有些沾沾自喜。
为何从古至今、从名人大家到普通人如我,都对如厕读书乐此不疲呢?我想,原因恐怕还在于厕所有它宜于思索读书的特殊条件,比如僻静、独处、无干扰、少杂念等等。用柏杨先生的话就是:“厕所乃喧嚷的人世上唯一安静之所,蹲在那里,可以逃孩子之难,可以躲贤妻之逼,可以读各式各样之书,可以思乱七八糟之想。”正所谓“躲进厕所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两耳不闻厕外事,一心只读坑上书”。如厕时我读的东西并不仅仅限于书籍,什么报纸、杂志、电话本、文件、信件,甚至广告单、说明书什么的,我在那儿都读过。总之一句话,抓住什么读什么。人不能太挑剔,尤其是在那地方,你说是吧。就拿报纸来说,平时我从来不看报缝的那些什么谁谁身份证丢了,谁谁和谁谁被法院判决解除婚姻关系了,谁谁驾照声明作废了……这些在如厕时,我都曾一丝不苟地阅读过、研究过。
不过,常见报端有人撰文说如厕时读书如何不好,长期如此之人多有便秘之疾。每于此,我就常常不以为然,首先,以我为例,此“陋习”多年,也未曾“中彩”。其次,每每于厕上读到妙文佳句,虽不能拍案叫绝,但绝对会让人上下通气,畅快淋漓。如此,岂有导致便秘之理?
当然,如厕读书需要有点基本功,就是要求你必须有扎过马步、练过臂力的功底。上过传统蹲式厕所的人大都知道,在那儿读书没有点儿“蹲功”,耐不得腿麻,经不起头晕是不行的。如今人们大多都用上了抽水马桶,如厕读书时,马步是不需要再练了,但臂力却少不了。有次我手捧一千多页的精装本《唐诗鉴赏辞典》读了一会儿,才知臂力对厕上读书是多么重要。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个创意,或者说有种发明创造的冲动,打算设计一种读书型抽水马桶。现在不是到处都提倡干什么都要以人为本吗?我就打算在马桶前端安装一个可升降的读书架,架上可置书籍,且有自动翻书功能,当然,最好还有一个电子阅读器置于书的上端。将来,我们坐在马桶上,无需再吃力地捧着书籍就可翻页阅读。若懒得用眼睛瞅,还可打开电子阅读器,耳边有莺歌燕语般的美妙声音将书中内容娓娓道来。此等享受,我想古人的“红袖添香夜读书”也不过如此。
顺便说一句,若哪家马桶生产厂家读到我这篇小文,而着手生产读书型抽水马桶的话,可别忘了要付给我产品设计费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