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煌煌隋唐城 巍巍古建筑
一部奇书 一个奇人
木札岭森林公园
三招妙棋保航运
第一个五年计划
新闻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10 月 29 日 星期    【打印】  
为识运河下扬州之二——
三招妙棋保航运
寇兴耀 文/图
  ①

  船过邵伯埭,急流拖舟,犹如战斗。

  ②

  盐邵河船闸正在提升闸内水位,内外水位相差数米。

  中国地形西高东低,大河滔滔向东流,而大运河是怎样喝令河水江水乖乖南北流淌,载船行舟呢?是怎样保证一定水位,避免水流断枯呢?

  拿张地图瞧瞧,扬州市的北面排列着白马湖、高邮湖、邵伯湖等湖泊和河流,湖东边依次是扬州下辖的宝应县、高邮市、江都市。运河大多是傍湖而行,西边有大堤隔开湖、河。

  我们在扬州的第一天采访,是出城北上,顺着运河采访古镇高邮和江都市所在地仙女镇。运河这一段修得笔直宽阔,河面宽如建坝蓄水后的洛河水面,一片汪洋,对面堤岸已模糊不清。脚下的大堤雄伟,公路平整,伴着运河伸向天际。堤内货船来往,堤上杨柳成行,堤外稻田如毯,景色壮美。

  听了运河航运部门的介绍,结合着来前仓促填补的知识,才知道这段运河有着许多水工创造方面的“典型性”,技术含量不低哩。

  补水泄水有方

  运河主要引用几条大江大河之水行舟,但沿途地形有起伏高低,河流有汛期枯期,因此需要补充水源。运河的水源补充主要依靠沿途的湖泊泉潭。

  我们眼前这段运河,西堤上建有闸门与湖泊连通,就是为了随时接纳补充湖水。扬州城西北部的蜀冈与仪征交界的丘陵地带,自汉唐至明代中叶,曾设置了5座水库,叫做“五塘”,平时蓄纳雨水泉水,旱时为运河补水或灌溉农田。

  为调节不同季节水量,人们还利用运河沿岸的洼地蓄水,建起水闸,称为水柜,旱时放水入运河,涝时接纳运河的溢水和各处来水。运河主要的水柜有安山湖、蜀山湖、马踏湖、南旺湖、马场湖、独山湖、昭阳湖、南阳湖等。

  位于海河和黄河之间的会通河,是京杭运河中地势最高的一段,水源缺乏,依靠汇集沿途泉水济运。明代可统计的泉源有300余处,其中以汶水汇集的最多。汶水济运便成了著名的水利工程。

  船闸身兼两职

  脚下的公路在邵伯镇穿过盐邵河船闸(图②)。这个船闸开口朝向水位高高的大运河,出口对着水位较低的运河支流盐邵河。

  我们停车观看货船如何通过船闸。只见上闸门敞开,下闸门闭合,船闸内水位与大运河水位持平,货船一艘艘驶入船闸。闸内船满了,上闸门关闭。闸内水从暗道慢慢放出,闸内水位又与盐邵河水位持平。下闸门打开,货船依次驶出。如此过程,循环往复。坐船经过三峡大坝船闸的游客,对此都有切身体验。

  船闸既保证了运河水不会大量外泄,也保证了船只通过,是身兼两职。正是大量船闸和水闸的协调运作,才使运河处处都能保持可以行船的水位。

  船闸的发明,经历了堰埭、斗门、单闸、复闸等几个阶段。

  为了抬高水位,古代的运河上筑起了许多拦河堤坝,叫做堰或埭。当年吴王夫差筑邗沟时,引长江水连通淮河,就在今淮安楚州北的末口筑了一道拦河大坝,取名“北神堰”,阻挡河水,保持了邗沟水位的基本平衡。船只通过这些拦河坝时,需要把船卸掉货物,拖过大坝。人力不足时,需要用牛来拖拉船只,或在两岸架设绞车拖拉。为了减小过坝阻力,坝的两面都会修成斜坡,上面铺上水草或稀泥。

  堰埭的缺点是会影响行船的方便,船只过坝是“起若凌空,投若堕井”,加速船的损坏。

  后来,拦河坝上有了斗门,即单闸。单闸不用升船过坝了,但闸门打开后水流速很急,行船依然不便,又发展成复闸,成了真正的船闸。过船闸是平水行舟,从从容容了。

  江都博物馆展出有船只过邵伯埭的古画(图①)。东晋年间,太傅谢安镇守广陵(今扬州),于城北20公里处的邗沟上修建了这条堰埭,利农利运。后人将谢安比作周代贤臣邵伯(召伯),称为邵伯埭。图中,闸门打开,水流湍急,坝上的人拼命拉,推绞车的人奋力推,犹如战斗场面。这显然是单闸了。宋代乔维岳在今淮安市创建的楚州西河二斗门,已是复闸,交替启闭,送船过闸。它比欧洲同类船闸要早五六百年。

  运河上正是有了众多堤坝船闸的围堵拦截,才使水位“高高在上”。

  避开河湖水患

  吴王夫差最初决定开挖邗沟时,扬州北面这一片湖泊一定吸引过他的目光:利用天然湖泊,可以节省多少人力呀!可是,行船的实践,让人们认识到,面积浩瀚的水面,也会借风掀起大的波浪,影响船的安全。于是,避开湖泊,开挖专用河道,成了修建运河的另一条经验。这也是邵伯湖边的运河要用大堤隔开湖河的原因。

  黄河的性格变化无常,流过孟津以后,在平原上忽南忽北,多次决堤改道。又加上汛期洪水泛滥,枯水期水量不足,也影响到正常行船,人们便设法避开。

  京杭运河自元代开创至明代中期,徐州至淮安段的航运利用黄河河道(黄河南徙前为泗水下游),除黄河水流湍急外,还有徐州洪和吕梁洪两处急流险滩,航运困难,曾多次进行整治。为彻底避开黄河风险,明末清初,开洳运河和中运河,只在今淮阴西的清口穿过黄河,风险大为减少。洳运河与中运河也以泉水和地方小河汇水为源,以微山湖、骆马湖为济运水柜,沿途建闸节制水流。

  运河是项综合调控的水利工程,是条令人骄傲的智慧河。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