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1日,《洛阳市蔬菜市场准入实施办法》正式实施,至今已整整一年。这一年来我市蔬菜市场有哪些变化?市民的菜篮子发生了哪些变化?昨日,记者对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市民进行了采访。
市农业局专家说,2003年,我市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2004年,根据《洛阳市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开始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蔬菜市场进行抽检,并将结果在媒体公布。2006年11月,随着《洛阳市蔬菜市场准入实施办法》的实施,我市成为省内继郑州、漯河之后第3个实施蔬菜准入制的城市,开始对我市蔬菜进行检测和监控,市民的“菜篮子”多了一道“护身符”。
随着创卫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市在中原农贸城、李楼蔬菜交易中心两大蔬菜交易市场和8个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开展试点不久,便开始全面推广蔬菜准入制,由市财政局拨款购置部分仪器,在市区65个农贸市场建立检测室,并吸收了80名“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经过培训担任检测工作。
检测室挂牌、检测人员穿着白大褂上岗,一时间成为市民议论的焦点:蔬菜准入是不是赶时髦?蔬菜检测是不是走过场?能坚持多久?检测会不会使菜价提高?
一年过后,老百姓的疑虑消失了。在长春路农贸市场买菜的张阿姨说:“我现在每天到市场买菜,都先看看市场门口的检测结果公示栏。我发现内容每天都更新,感到政府确实是在关注我们的健康,心里觉得踏实多了。”在某大型超市的蔬菜区内,货架上方悬挂着一个个“蔬菜市场准入标示牌”,上面标着各种蔬菜的产地、进货渠道、当日单价和检测结果。正在挑选茄子的王先生说:“我现在已习惯每次买菜前都先认真地看看牌子。”
施行蔬菜市场准入制,产生了一批就业岗位,也给一些困难家庭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张育曾是涧西大企业的下岗工人,如今是重庆路农贸市场的检测员。每天早晨,她都从市场上抽取20种菜样,通过农药残留速测仪进行检测,然后认真地将检测结果写在门口的公示板上。检测室就设在市场的入口处,她的检测工作常常引来过往市民的关注,不少人还好奇地问这问那。张育说:“大家对蔬菜的安全卫生十分关注,对无公害蔬菜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也非常留意。摊主们觉得通过检测能够得到顾客的认可,菜卖得快,也都乐意配合。”来买菜的陈女士说:“以前害怕蔬菜农药超标,甚至专门挑选带虫眼的菜买,后来才知道那种方法并不科学。现在科学的检测替我们把关,我们也能放心买菜了。”
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主任檀尊社说,我市各检测站点每月抽检蔬菜样本数量都在1.5万个以上,除了大部分外地蔬菜和部分本地蔬菜凭国家、省(市、区)出具的无公害产品认证书予以免检外,部分外地蔬菜和大部分本地蔬菜都执行逢进必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合格蔬菜上市。
据统计,2004年我市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为80%至85%,每10个蔬菜样本中就有一到两个蔬菜农药残留超标,最多时能达到3个。蔬菜准入制实施一年后,我市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已达到99%,极少见到超标蔬菜,百姓“菜篮子”的安全卫生水平大大提高。
蔬菜准入制的实施也使蔬菜生产发生了变化,菜农种菜水平、无公害意识提高,收入增加。
市农业部门以农药为主要目标,不断加强生产监督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农药,杜绝剧毒农药销售。与此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到蔬菜生产基地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指导监督菜农科学生产,提高蔬菜生产水平;积极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快基地建设、申请和认证步伐。一年来,我市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7个,使我市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增加到8万多亩。檀尊社说:“随着蔬菜准入制的推行,蔬菜种植户越来越认识到无公害蔬菜推广的必然性,争取、申请无公害基地认定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扩大,菜农是直接受益者。”
据介绍,为推动我市蔬菜生产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农业部门正向市政府申请进行专项扶持,简化申报程序,扩大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这将在进一步保证市民“菜篮子”安全卫生的基础上,使我市蔬菜生产尽快与大城市市场接轨,扩大菜农销售空间,赢得更加可观的效益。
檀尊社说,从蔬菜市场准入在我市施行一年的情况看,基本做到了市民满意、菜农受益。为了使我市蔬菜市场上出售的蔬菜质量更有保证,下一步他们将加大宣传力度,建立设备更加先进的流动检测站,在方便到各市场检测点复检的同时,兼顾流动摊点和临时摊点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近日,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我市将在明年把市场准入扩展到水果和水产品的生产销售上。目前,《洛阳市水果市场准入实施办法》和《洛阳市水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正在加紧制定中,在吃上“放心菜”之后,洛阳老百姓还将吃上“放心水果”、“放心水产品”。
本报记者 石蕴璞 见习记者 李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