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5版:社会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3名外地人昏倒罐中
众多洛阳人全力抢救
“飞人刘翔” 欲送“飞人”
武警官兵 为灾民献爱心
生活热线
村容整治“灯下黑”现象堪忧
八旬党员刘梦阳:活到老学到老
中州渠发现大量子弹
像白求恩那样……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 年 11 月 6 日 星期    【打印】  
近段时间,不少乡镇所在地的村庄村容村貌问题反而比其他村庄突出——
村容整治“灯下黑”现象堪忧
  近段时间,本报记者对各县(市)村容村貌问题进行了暗访,发现不少乡镇所在地的村庄村容村貌问题反而比其他村庄突出,出现“灯下黑”现象。

  从采访情况看,“灯下黑”村庄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种:

  一是平原川区问题十分突出,亟待解决。在伊河、洛河川区,一些乡镇所在地的村庄,人口居住比较集中,占地面积大,村道坑洼不平,村中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当地群众普遍反映:所在乡镇极少组织集中整治活动,偶尔组织一次,也是走过场。

  二是丘陵地区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北部某县,有一个离镇政府所在地不到1公里的村子,村中道路泥泞不堪、垃圾堆积、旱厕林立。村民说,市里组织村容村貌集中整治,外村力度都很大,我们村没见镇干部来动员过,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三是山区问题不容忽视。在南部某县,某镇镇区整洁、排场,一楼之隔的村子几条道路都被垃圾围堵,村里的垃圾池形同虚设;垃圾、杂草一两年没人清理。当地群众抱怨说,镇干部光顾偏远村,好像我们村子不用整治就跟镇区一样干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村容村貌整治“灯下黑”现象? 当地一些乡村干部认为“灯下黑”现象在所难免,原因有三:

  一是这些村庄人口多、居住集中、历史较长,集中整治难度比较大。二是这些村子村民不愿自扫门前雪,缺乏积极性,乡镇、村“两委”也没有办法。三是这些村子很多村民属于老门老户,不好惹,政府组织整治,遇到“钉子户”,干急没招。

  这些理由看似有理,其实不然。我们在偃师、栾川一些乡镇所在村庄看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建材集中堆放、垃圾及时清理,其中一些村庄还成为“市级示范村”。偃师有的村庄近万人,所在镇政府将其按照村民组分成若干区域,干部包干,责任到人,效果很好。这说明,出现“灯下黑”在所难免的三条理由站不住脚。

  洛宁县涧口乡明珠村去年4月以前,还是有名的“脏乱差”村,村里小伙子找媳妇都受影响。现在,外村姑娘看到明珠村面貌焕然一新,愿意嫁到这里。

  村干部总结说,村容村貌搞得好不好,关键在乡镇、村“两委”是否重视。重视了,就会千方百计调动群众积极性,就会想方设法筹措资金,改善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如果不重视,就会找几十条、几百条理由搪塞。

  从“示范村”的经验和做法看,要解决村容村貌整治“灯下黑”问题, 一是要发挥村“两委”干部的带头作用。村“两委”发挥了带头作用,村里的党员、村民组长、积极分子都行动起来,“钉子户”也没脸再赖下去,工作开展得很快。二是所在乡镇领导重视和支持。整治比较好的村庄,所在乡镇领导都非常重视,在资金、对口帮扶、干部配备上都予以倾斜。三是开展整治要做到民主、公开、公正。村容村貌整治难免触及一些村民利益,所以要民主、公开、公正地开展工作。“示范村”常采取村“两委”研究整治方案,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方法进行村容整治,村民了解了整治方案,疑虑消失,就会主动配合、积极参与。

  市农经委负责人说,“灯下黑”问题影响我市新农村形象,所在乡镇必须排除畏难情绪,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早日把“灯下黑村”变成“示范村”。         本报记者 王继辉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