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亚武)东汉时期,达官贵人去世后,往往要埋葬在家族墓地里,还在墓地周围开挖环沟或构筑垣墙,建设规模不等的墓园,并设专人看护墓园。这是近日考古人员在对偃师市一处东汉墓园遗址进行勘探之后得出的初步结论。
近日,市文物工作二队考古人员在对郑西铁路沿线东汉帝陵和陪葬墓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时,在偃师市高龙镇阎楼村附近发现一处重要的东汉墓园遗址。该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55米、东西宽340米,遗址外围开挖有闭合型环沟。环沟西侧、东侧正中,以及东北、东南角开有缺口,缺口处没有发现门址。
墓园内共有7座封土墓,其中1座墓的封土已被夷平,其他6座墓如今虽存有封土,但遭严重破坏。勘探表明,这7座墓的原始封土直径最小的为28米、最大的为65米,而现存封土已大大缩小。7座墓均为洞室墓,墓葬南部都有长斜坡墓道。另外,考古人员还在墓园内发现大范围的建筑遗址区,在遗址中发现大量残砖、瓦片、陶片、白灰皮、烧土块,可能是当时的祭祀建筑和守墓人的住房。
市文物工作二队研究室主任严辉介绍,阎楼墓园外围开挖环沟,内有7座封土墓,面积达15.4万平方米,是一处保存完好且规模较大的墓园遗址,此类遗址在东汉时期考古中属首次发现。
严辉介绍,过去,考古人员曾在白马寺附近发掘过一处东汉墓园遗址,但这处遗址外围构筑夯土垣墙,西侧仅布置一座封土墓,东侧是庭园房屋基址,这和此次发现的阎楼墓园在布局结构上有明显不同。白马寺墓园距离邙山帝陵核心区域较远,而阎楼墓园正位于东汉帝陵洛南陵区范围内,应是东汉帝陵的陪葬墓。这一发现有着重要意义,丰富了人们对于东汉高级别墓地和陪葬墓群的认识。
严辉说,这7座封土墓的封土大小及墓葬的规模,与邙山、洛南陵区帝陵级别的墓冢有较大差距,且这7座墓葬集中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与文献记载的东汉帝陵的规模不同,应是东汉时期流行的家族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