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排放的废气余热,最终能转化为电能。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这种余温余热技术日益为人所知,而拥有此项技术的是中信重机公司。
今年10月,这种由洛阳企业研发的技术在洛阳“结果”:洛阳黄河同力水泥公司投资5680万元,依托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开工建设纯低温余热发电站。据悉,这也是我市首个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近日,记者在黄河同力公司厂区内看到,在水泥生产线北侧,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汽轮机房已建到了第二层,高约7米;林立的脚手架间,工人们正在忙着绑扎钢筋、支设模板。发电站站长薛明庄介绍,这是电站的主体部分,汽轮机、发电机都在这里安装,现在运转层已建成,12月底土建工程将全部完成。
在轰鸣中的水泥回转窑的窑头,AQC锅炉(窑头锅炉)正在建设中,绿色防护网内,承台钢筋绑扎已结束;在几十米远处的窑尾,SP锅炉(窑尾锅炉)的一部分混凝土浇筑已完成。此外,冷却塔、循环水泵房、化水间等配套设施也已经显现轮廓。
2006年5月,黄河同力公司的这条5000吨水泥生产线正式生产,之后运转正常,形成年生产水泥熟料155万吨、水泥203万吨的能力。为何投入巨资新上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公司副总经理乔铜柱解释说:“这充分利用了公司现有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条件,可以减少废弃余热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进一步降低水泥生产综合能耗。”
事实上,因为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今年,余温余热发电技术被国家确定为十大节能工程之一。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把钢铁、建材行业利用余热余压,列为国家重点循环节能项目。市发改委节能办负责人介绍,黄河同力公司的这个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节能工程,将获得国家财政资金补助。
此外,今年6月,黄河同力的控股股东——河南同力水泥集团与瑞典一家公司签订了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减排额购买协议,我省水泥行业首个CDM项目启动。通过发电站项目,黄河同力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12万吨,相应减少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可以通过CDM作为有价资产卖给外国,通过这种方式赚取“真金白银”。
“现在工程建设一切顺利,预计明年5月就可以并网发电。届时,通过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可以实现减排的社会效益和节能的经济效益。”乔铜柱如是表示。
本报记者 李松战 特约记者 常顺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