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对新改建的62个村部,重新完善了“部、室、家”的硬件设施,为每个民兵连部购置了一套能供10人值勤分队使用的装具器材以及电教设施。
短短几个月,嵩县先期实施改(扩)建的118个行政村的民兵连建设全部达到了设施完备、制度健全、装具配套、资料完整、管理有序的要求。
一花引来百花香。“嵩县经验”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领导的高度关注,专门派出工作组“沉”到乡、村民兵连(营)展开调查,认真进行总结。
2006年10月,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在嵩县召开了“洛阳市农村民兵基层建设座谈会”,并下发了《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农村民兵基层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六个结合”的思路,拉开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民兵基层建设的序幕。
顺势扬帆踏浪行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要改变农村民兵基层建设的现状,谈何容易?“六个结合”不是简单的几个字,是要靠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来完成的。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场“如何抓好农村民兵基层建设”的讨论在军分区展开了,上至司令员、政委,下至民兵、专武干部,人人献计献策。
千年帝都“动”起来了。从县委领导到普通村民,从武装干部到基干民兵,从乡镇到农村,一股大抓农村民兵基层建设的热潮迅速在洛阳大地上掀起。
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扩)建,抓好民兵连(营)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新农村,市、县(区)两级都拿出大量专项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军分区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时机,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将村民兵连与村“两委”一并规划、同步建设。目前,洛阳市2/3的农村民兵连阵地高标准健全,1/3正在抓紧建设中。
结合农村人才培养储备,抓好民兵基层组织建设。
军分区借助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实施农村人才培养储备工程,注重把能力强的党员、民兵、优秀复退军人和热爱民兵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选拔为民兵干部和基干民兵。一份资料显示:洛阳市2970多名农村民兵连长,全部进了村“两委”班子;36200多名基干民兵,退伍军人占37%。
结合农村远程教育网,抓好民兵学习教育。
军分区借助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科技教育网以及广播、电视、报刊和政府网站覆盖面广的优势,有计划地组织民兵学习理论和科技知识,了解科技信息,掌握实用技术,走活了民兵学习教育“一盘棋”。
结合农村综合治理,抓好民兵应急分队建设。
军分区围绕综合治理目标任务,把民兵应急分队与治安巡逻队伍同建同用,既解决了经费来源、确保了队伍稳定,又在常年执勤、处置矛盾纠纷中锻炼了队伍。洛阳市所属260多个乡(镇)普遍建立了40多人的民兵应急分队,担负乡镇治安应急任务。
结合劳务输出培训,抓好民兵军事训练。
军分区注重“借路”、“搭桥”,成建制组织农村民兵培训实用技术和进行军事训练,提高了民兵参训积极性,拓展了训练范围,丰富了训练手段,扩大了民兵工作的影响。一年多来,洛阳市所属15个县(市、区)人武部结合地方劳务输出基地,培训民兵11万余人。
结合新农村建设任务,在用兵中练兵强兵。
军分区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任务,开展弘扬社会新风活动,参加村庄绿化、沼气工程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抢险救灾等活动,使广大民兵带头致富和遂行任务能力得到全面锻炼和提高。
汝阳县人武部政委高国昌向笔者透露了一个“秘密”,他们结合“村千百”整治工程,组织发动民兵植树15万株,建沼气池7500多个,修筑村村通公路273公里,使38个自然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强根固本结硕果
群岭逶迤,山路弯弯。2007年12月7日上午,我们一路巅簸,来到了嵩县的一个行政村——城关镇王庄村。
群山环抱中的村民兵连“部、室、家”让我们颇感意外:整洁的民兵连部,宽敞的“青年民兵之家”,网络化的教育载体,整齐统一的装具器材,琳琅满目的科普图书;民兵政治教育一课不少,巡逻记录清清楚楚……
这是不是“应景工程”?我们又沿途“偷袭”了几家民兵连部。所到之处,无不如此。
给我一块阵地,还你一个奇迹。据军分区政委万功民介绍,通过“六个结合”活动的开展,巩固了农村民兵基层阵地,提高了队伍素质,发挥了民兵作用,全面提升了农村民兵基层建设水平。
抓基层效果怎么样,战斗力标准量一量。7月5日,暴雨如注。洛阳市政府向军分区紧急通报:洛河突发洪水,30多名群众被围困,生命危在旦夕……
险情就是命令。司令员宋中贵在军分区值班室调兵遣将,接到命令的洛宁、宜阳两县200多名民兵迅速集结,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战,成功地将受困群众救出。
2007年6月,一场带有实战背景的军事演练在豫西某地展开,随着参谋长王志平一声令下,只见一枚墨绿色的“战略导弹”被拖出“龙宫”,由民兵组成的200多名二炮预编队员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展开操作……准确无误的操作,快速精湛的反应,令前来观摩的领导击掌赞叹。
“在主战场上展示风采,为发展地方经济作贡献。”在这一点上,军分区党委的态度毫不含糊。每年牡丹花会、“五一”、“十一”期间,军分区组织民兵巡逻队穿梭于街道,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陇海线、龙门石窟、小浪底水库开展“民兵百日大巡逻”活动,为塑造良好的洛阳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
洛龙区安乐镇民兵胡立峰,从科技网上学会了菌类种植技术,组织10多名民兵试种成功后,租用了500多亩土地,带领乡亲们建起了现代化种植示范园,菌类产品畅销国内外。
嵩县旧县镇上川村民兵张石头、张铁锤兄弟俩到日本某远洋公司当船员3年,利用积攒的40余万元开办了一个煤灰空心砖厂,吸纳本村剩余劳动力30余人,年收入达30多万元。
搭乘新农村“快船”的广大洛阳农村基层民兵,如同飞上蓝天的雄鹰,扶摇青云,振翅翱翔。
本报通讯员 李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