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3导弹发射瞬间。 | |
美国东部时间20日22时26分(北京时间21日11时26分),美国海军从其位于太平洋北部海域的一艘巡洋舰上发射了一枚导弹,成功击中一颗失去控制的美国间谍卫星。
美国防部最新发布的一份声明证实,根据部署在陆地、海洋、天空及太空中的传感器网络传回的消息,这颗卫星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前,被导弹成功击中。
美国防部说,该国的“伊利湖”号巡洋舰发射了一枚SM-3导弹,在太平洋海域上空距地球表面200多公里的高度击中了失控卫星。当时,这颗卫星正以每小时约2.7万公里的速度飞行。
美军此前公布的行动方案指出,希望导弹能在卫星重返地球大气层之前将其击中,并成功将卫星上的燃料罐摧毁,因为该燃料罐中装有约453公斤推进燃料——联氨,这是一种有毒的危险物质。20日晚间的行动结束后,美国防部的一位官员说,初步迹象表明,导弹“很可能”击中了燃料罐位置,但仍需至少24小时才能得到确切结果。
这颗间谍卫星属于美国国家侦察局,于2006年12月14日发射。卫星飞抵预定轨道后不久,即和地面失去通信联络,并一直处于失控状态。美军方说,如果不对这颗卫星进行干预,它将于今年3月初坠落到地球,其具体坠落地点无法预测。
美国防部称,由于拦截高度相对较低,卫星被击中后所产生的很多碎片会立即坠向地球大气层,不会成为太空垃圾。预计未来24小时至48小时内,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几乎所有碎片都将燃烧殆尽,还有一些零星碎片也将在未来40天内进入地球大气层。
尽管卫星自行坠落到有人居住地区的几率很小,但美国仍决定将其击落。美军方及政府称,此举是出于保护地面居民的考虑。
美国防部上周公布击落这颗卫星的行动方案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美国《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15日报道说,这种击落卫星的做法是美国对其反弹道导弹系统和反卫星能力的一次测试。也有报道认为,美国不想让失控间谍卫星上的机密数据落入他人之手,因此主动拦截,将其摧毁。
(本组稿件据新华社、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