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车来了,收垃圾了……在温县10个乡镇的262个行政村,只要听到这样的吆喝,你就会看到村民们提着自家垃圾桶排队向垃圾车上倾倒垃圾。随之而来的是,村里村外垃圾成堆的现象不见了。这是温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来村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这得益于县政协卫生界委员提出的“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关键是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的提案。该提案建议,全面实行“四有一落实”(有组织、有制度、有保洁员、有垃圾掩埋场,落实保洁员待遇),大力倡导农户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积极推广“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圈、改厕),建设生态文明新村。
该提案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充分采纳政协委员的建议,采取果断措施,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
该县建立了县、乡(镇)、村和农户四级共担的卫生保洁资金筹措机制,县、乡(镇)财政按村常住人口每人每月补给1角、5分,村集体和农户分别承担1角、5分。去年以来,县、乡(镇)财政已拨付环境卫生补贴资金40万元,筹资12万元(其中50多个有条件的村没有让群众拿一分钱),兑现保洁员工资75万元,先后开展了3次全县性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累计清理垃圾、杂草40余万立方米,清理城乡道路两侧杂物3000余处,拆除厕所、猪圈3000余座,清理整治门前菜地500余块,基本消除了柴草乱堆、污水横流、杂草丛生的脏、乱、差现象。
与此同时,县政府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帮助2000余户群众建起了沼气池,发展“畜—沼—菜”模式的绿色农业。全县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朋友生产条件改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切身感受到了农村建设的新变化。
本报记者 王继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