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新绿
小浪底镇寺院坡村位于小浪底风景区内。前不久,记者来到该村苗西庄自然村的一座山坡上,只见绵延起伏的浅山、丘陵间,多出一簇簇新绿。
这座山坡在小浪底水库大坝南端,站在坡顶举目远望,小浪底水库烟波浩渺,大坝雄伟壮观,而南岸山坡上、沟壑间则是大片刚刚栽种的桐树、杨树。杨树树苗行距3米、株距4米,桐树树苗行距4米、株距5米,每一棵树上都刷了白色的石灰水,显得美观整齐,山坡间处处生机盎然。
这片正在建设的林子叫水源涵养林,仅从小浪底镇寺院坡村到白鹤镇河清村的这个区域,栽种面积就有1000余亩。
据了解,2008年孟津县水源涵养林的建设任务为7800余亩,是我市建设任务较重的县之一。其栽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小浪底水库南岸,以小浪底、横水、白鹤、城关等镇为主。
水源林作用大
啥叫水源涵养林呢?
孟津县林业局的同志介绍:水源涵养林是调节、改善水源流量和水质的一种防护林,也称水源林。林子区域选在小浪底水库岸边,目的和意义非常明确,就是将来林子建成后,可以有效防止水库岸边的水土流失,减少注入水库的泥沙量,改善水库周边的小气候,净化空气质量,树木本身的绿化、美化作用还可以为风景区增光添彩。
水源涵养林的树种选择很有讲究。孟津县林业部门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泡桐、速生杨等树种,泡桐栽种在山坡上,速生杨栽种在沟底。
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些树种适宜黄河南岸的土壤和地质特点,成活率高,生长也快,老百姓喜欢栽,也容易管理。豫西地区的土壤主要呈酸性,比碱性土壤种出的泡桐更“瓷实”,将来出的木材的材质、色泽都会更好。
另外,小浪底水库南岸水源涵养林还选种了一些核桃、柿树等经济树种,将来能为当地农民增加一定收入。
组织得力确保栽种顺利
在孟津,水源涵养林的建设主要依靠当地农民,树苗基本由县林业局提供,树木权属农民个人所有,国家给予一定补助。农民植树造林的热情很高,许多农民不等不靠,克服了栽种中的许多困难。
农民种树的积极性高,与林业部门得力的宣传、组织工作分不开。据悉,去年10月,孟津县林业局就着手编制造林规划,落实地块,12月开始发动村民开挖树坑,今年春节刚过,就逐步掀起植树高潮。
另外,结合水源涵养林的工程特点,县林业局的领导分包乡镇,坚持深入植树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局里还专门安排几名同志负责协调树苗,县财政筹措650万元拨付各乡镇及县林业局,解决了调运树苗资金不足的问题。
据介绍,孟津县水源涵养林的整地工作已基本结束,3月10日前即可完成所有的树苗栽植任务。
本报记者 李银刚 特约记者 朱晓玲 实习生 曹喜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