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亚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潜溪寺渗漏水治理工程正式实施,将为龙门石窟其他洞窟渗漏水病害的治理探索经验。
昨日,在潜溪寺看到,洞窟外已经被围了起来,洞窟里面已经搭起与佛像同高的脚手架,主佛头部已经用塑料布进行了覆盖,工程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建于唐代初期的潜溪寺是龙门西山最北边的大型石窟,据传是因在凿洞时地下有源源不断流出的溪流而得名。因为窟顶存在很多缝隙,渗漏水现象一直比较严重。
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人员马朝龙介绍,此次潜溪寺渗漏水病害的治理将采取截、导、排、堵等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治理:首先用硅胶等材料对窟内渗水缝隙进行临时性封堵处理,防止缝隙灌浆时对石刻造像的污染;然后用超细水泥对窟顶超过半毫米的所有缝隙进行灌浆封堵;之后还将对山顶原有防渗层进行加固处理,并对山顶原有的排水沟进行重新处理,让雨水通过排水沟从石窟两侧流走。此项试验成功后,再对其他洞窟进行治理。
马朝龙说,与国内其他石窟寺相比,龙门的降雨量较大,渗漏水引起的危害更为严重,景区内一些大的洞窟,几乎都存在渗漏水现象。所以,渗漏水治理是龙门石窟保护面临的一大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要求,先以潜溪寺为治理渗漏水的试验洞窟展开修复保护试验,待试验成功后,再对其他洞窟的渗漏水现象进行治理。
该工程预计今年花会前后完工。
图为正在维修的潜溪寺。
记者 赵茂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