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6版:偃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做好新农村建设“六篇文章”
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讣告
栽绿补绿更护绿 生态建设掀高潮
新闻网广告
偃师环保局开展“三廉”教育活动
新闻网广告
环境影响评价公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3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做好新农村建设“六篇文章”
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本报讯 阳春三月,走在邙岭乡周山村的村路上,只见村民家门口栽满了女贞、月季、百日红、木槿等,路两侧的蜀桧郁郁葱葱,好一个美丽的家园。

  周山村只是偃师市众多的“秀美村庄”之一。

  近年来,偃师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目标,大力搞好村庄规划、农村环境整治和沼气建设,强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连续两年被洛阳市委、市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市)”荣誉称号。

  政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偃师市实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干部分包乡镇和重点村责任制,努力把重点村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点带面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同时,市财政加大对“三农”的投入。2007年,偃师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奖补资金,对示范村、重点整治村、户用沼气、农业产业化等予以补助,由市直单位对示范村、重点村进行结对帮建,农业、水利、交通、卫生、民政、教育等方面的涉农投入达8600多万元。2007年全年,偃师市累计投入1.5亿元,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村庄规划描绘新农村蓝图。从2006年开始,偃师市把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来抓。偃师市财政为规划划拨了专项经费,市建设、规划和国土资源等部门承担了规划编制任务,并从省及洛阳市聘请规划专家,指导规划工作。规划贯彻超前、美观、实用、节约、配套的理念。目前,偃师市已完成180个行政村的规划编制任务,占行政村总数的54.2%。

  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为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偃师市先后建成了高龙、李村、诸葛等10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和完善社区服务中心138个,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同时,偃师市建成了290个村计生技术室、150所标准化村级卫生室、320家“万村千乡”农家店、总里程310余公里的“村村通”道路以及137个沼气服务网点,有效推动了偃师农村的交通、卫生、广电、文化、社会保障等事业快速发展,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行路难、用电难、看病难、文化生活枯燥等问题,确保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新农村建设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去年,偃师市召开大型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5次,并通过不同层次的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进行宣传,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各个行政村组建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并开动脑筋,不断创新融资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偃师市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组织开展农村“十星级文明示范户”创评活动,增强了农民群众的文明意识;积极开办农民夜校,目前已组织授课267期,参与群众达2.3万余人次;另外,通过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和党员远程教育网对群众进行培训。

  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偃师市突破传统思路限制,坚持用工业经济的理念发展农业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7年,累计发放惠农资金6000余万元,粮食总产达3.73亿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了优质专用小麦和小麦良种、无公害蔬菜、鲜食葡萄、花卉苗木、畜牧养殖等五大优势产业。偃师市粮经比例调整为78.7∶21.3,畜牧业产值达25亿元;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52个,联系农户8万多户,实现年产值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6%,有力助推了新农村建设。

  如今的偃师农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生态环境普遍改善。今年,偃师市在巩固原有成就的基础上在小城镇经营管理、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在偃师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陈浩 仝萌)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