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在新洛阳报的五百个日日夜夜
新闻网广告
妈妈,我爱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洛阳市分行成立公告
写稿
给我生活
添情趣
石头代表
我的心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8 年 3 月 24 日 星期    【打印】  
在新洛阳报的五百个日日夜夜
贺斌
1949年8月30日新洛阳报社采访科全体人员合影。后排左一为贺斌。
78岁的贺斌在离休前是洛阳市电影公司副经理。(记者 潘郁 摄)
  在《洛阳日报》创刊六十周年之际,我作为《新洛阳报》(《洛阳日报》创刊时的名称)的一名记者,回首往事,感慨万分。现追述几件事情,供大家了解当年创刊时期的艰苦岁月和新闻工作者顽强奋斗的精神。

  《新洛阳报》创刊于1948年4月9日。当年5月12日,具有初中文化的我,经共产党员、洛阳电厂负责人辛戈的介绍来到《新洛阳报》工作,那年我18岁。当时报社的采编人员共十余人,大都是从部队留下来的干部,我和后来牺牲的许金台是从地方参加工作的。

  当时的办公地址在老城高平街,每天出版的是一张“八开”铅印报纸。新闻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新华社每天播发的电讯稿。当时收电讯稿用的是一部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美国产军用报话机,记录员用笔一字一句地记录新华社每天播发的新闻。一篇稿件新华社要播发三遍。二是报社记者采写的地方新闻。

  《新洛阳报》的印刷设备非常落后,用的是洛阳解放时从国民党洛阳日报社接收过来的一部印“四开”报的铅印机和一堆“老五号”铅字。铅印机效率很低,一个小时印不了100张。铅字也残缺不全,为此专门配一名刻字工人,用手工刻木字,以补充短缺不全的铅字。这样一堆落后的机器设备,在那个时代还是宝贝。

  做记者是很辛苦的,白天外出采访,晚上突击写稿,每人每天至少要交一篇稿件,记者写稿到深夜是经常的事。大样出来让总编审阅时,往往已是黎明,印完报纸也就到晌午了。起初我做校对,许金台做记录工作,后来我们两人都改做记者。

  当时报纸的主要任务:一是宣传解放战争前线的胜利。只要前线打了大胜仗,除报纸正常报道外,还要编印出“号外”,全体采编人员和印刷工人都要到街上张贴宣传。二是报道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支援前线的工作和先进事迹、恢复和发展工商业的情况、“剿匪反霸”和“城市社会改革”运动等稳定社会治安的消息。

  我们下县采访都要带着枪,许金台就是在采访“剿匪反霸”运动中牺牲的。当时,报社派我们二人到洛阳县二区采访“剿匪反霸”运动的情况,许金台去了后海资村(今孟津县朝阳镇朝阳村,当时是区政府所在地),我去油王庄村采访。3月31日,反动会道门“庙道会”在后海资村暴动,许金台同志被暴徒杀害。我和油王庄村的十几个民兵火速从十几里以外赶往后海资村营救,路上遇到一个背着铺盖卷的人,有些可疑,我们就把他押到区政府,经审讯弄清他是“庙道会”的暴动分子,后来将其判了五年徒刑。

  1948年8月,国民党西南战区司令胡宗南扬言要进攻洛阳。解放军计划在洛阳打一场“布袋仗”,便主动让出洛阳,叫胡宗南部队进来,再包围并歼灭他们。为了保存好报社的印刷设备免遭战争破坏,市政府派了二十多辆“二牛抬杆”铁轮车,拉着这些印刷机器转移到黄河北岸孟县境内,在黄河渡口装船时遭到国民党两架飞机的轰炸。我们用步枪向敌机射击,以阻止它过低飞行。这次轰炸我们有人员受伤和船只损坏。

  在印刷设备运往黄河北期间,为了使报纸不间断出版,留在洛阳的部分报社人员坚持出版了一个月的“石印报”,就是将新闻稿件写在特制的纸上,再拓在青石板上,而后印刷。

  一个月后胡宗南部队也没敢攻打洛阳,我们将机器运回洛阳重新印报。

  1949年8月11日,《新洛阳报》停刊,我被调到新华社洛阳支社工作。六十年晃如一瞬间,但我在新洛阳报社工作的五百多个日日夜夜,让我终生难忘。今天的《洛阳日报》和过去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我祝愿《洛阳日报》越办越好。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