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0日,还在洛阳市联合中学读初二、年仅15岁的我,被新华社河南分社洛阳支社招为译电员。那时电台暂时隶属于新洛阳报社领导,任务是为《新洛阳报》收抄、翻译新华总社电台发来的新闻稿件;二是将新华社驻洛阳的记者和新洛阳报社记者采访的部分稿件发往新华总社和河南分社。
那时是阶级斗争的年代,情况复杂,各种会议特别多,几乎天天都有会。我到洛阳支社的第一天晚上,电台工作人员召开了全体工作人员生活会,每个人先自我检讨一番,之后,相互开展批评,最后,台长和指导员作会议总结。
会议结束时,夜已很深。大伙洗洗漱漱正准备上床睡觉。这时,指导员王德志敲门通知:“同志们,新华总社发来电波,‘提要’说今晚有重要新闻,请注意收抄。”这一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把大伙儿的睡意全给炸跑了。电台里男男女女二十几号人,都徘徊在电台机房外的走廊里,等候着重要新闻的到来。这时,有的同志猜测是某某大城市解放了,有的同志猜测可能是解放大军抢渡长江了……
大概等到夜里12点,电台里传出了“嘀嘀嘀嘀嗒”的呼叫声。收报员迅速戴上耳机,拿起铅笔,把电波记录下来;译电员则立即把阿拉伯数码翻译成汉字,写在稿纸上。当译电员丁华刚翻译出几个字时,便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跑到电台机房门外,向大伙儿高喊:“解放大军抢渡长江了!”随着他的叫喊,电台小楼里一片欢腾,有人高声呼叫着,有人蹦跳着,有的女同志相互搂抱着,有人掂起洗脸盆敲打着,疯狂地庆祝这一特大喜讯。
电稿译完之后,王德志指导员抓起盒子枪,让我拿上手电筒,两人立马向报社编辑室跑去。
为了让这一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赶在天明见报,我俩抄小路翻过数米深的护城河(已干涸),爬过数米高的土城墙,气喘吁吁地赶到报社,将稿件送到了值夜班的编辑手里。当时报社地址设在老城东北隅寿春寺街的一个大院内,电台设在老城东北角城墙外边天主教会堂大院中的一幢二层小楼里。
第二天一早,《新洛阳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解放大军抢渡长江》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还配发了“号外”。4月21日那天,洛阳的大街小巷里,人们无不欢呼雀跃。有很多单位组织职工敲锣打鼓上街宣传、庆贺这一重大胜利。
照片上的人都是原新华社河南分社洛阳支社电台的人员。1949年年底因陕州山区(现三门峡一带)有一股国民党残余部队残害当地人民,解放军某部奉命前去围剿。新华社河南分社调遣洛阳支社电台去陕州配合做宣传工作,传发新闻稿件,并将其改名为新华社陕州支社电台。
照片中第一排6位都是女同志,第二排右第一人是文中的指导员王德志,第二人是文中的译电员丁华,第四人是台长。第三排左第一人是本文作者贺荣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