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海彤
在报社工作的10多年中,我所参与的大型报道不少,但本社2006年组织的大型系列报道《搜寻30年前的感动》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
在采写这组报道的几个月中,我和其他参与的同仁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搜寻感动的同时,也被深深地感动着……
张晓东要骑单车千里前来谢恩,30年前的什么感动了他?
2006年3月初,一个稍有些口吃的唐山人打通了本报的热线电话,他在电话中说,他叫张晓东,是一个“唐山孤儿”,30年前唐山大地震后,他在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治伤,和医护人员结下了深厚友谊,尤其对一个大眼睛的护士姐姐感情最深。他准备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前后来洛阳,到市第一人民医院谢恩。
张晓东的电话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关注。知恩报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大力提倡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一件事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当年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更加大了这一事件的新闻价值。报社马上派我到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情况,采访部主任刘建新组织人员了解30年前整个洛阳市救治唐山伤员的整体情况。
开始采访的时候,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疑问——30年前是什么感动了张晓东,以至于30年来他都念念不忘?他这样做,有没有人为炒作的成分呢?
随着采访的深入,各种消息不断反馈回来,大家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30年前,洛阳的医护人员以及各界群众,用自己的博大爱心和唐山伤员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是在一个人或几个人之间仅存的,它带有普遍性。为了重现这段历史,重温这段浓浓的人间真情,报社决定在《洛阳晚报》上开设《搜寻30年前的感动》栏目,浓墨重彩地进行报道。
随着报道的展开,一个个真情故事拨开历史的浮土,重新散发出了温馨的光芒。这里面,既有医护人员对唐山伤员亲人般的对待,更有洛阳市民对唐山伤员无私的支援。在人们的讲述中,同一场景反复出现:在伤员的病房前面,天亮的时候常常发现一筐水果、一袋小米,甚至病房旁的树上拴着一只羊……在生活还非常困难的上世纪70年代末,这些东西非常珍贵,但让我们觉得更加珍贵的是洛阳市民那颗颗爱心……
在唐山采访的日子里
《搜寻30年前的感动》栏目开设之后,随着报道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一个共同的愿望,想知道30年前的唐山伤员如今生活得怎么样。经报社领导同意,由我、张喜逢和摄影记者赵朝军组成报道小组,2006年3月下旬启程赴唐山采访。
唐山的同行对我们非常热情,《唐山晚报》拿出了足够的版面配合我们的采访,《唐山晚报》采访部主任王雪曼和我们一同采访。采访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每次和唐山伤员见面,只要我们一张口说话,他们就像听到乡音一样,大都热泪盈眶。
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通过当地媒体的宣传,我们也逐渐成为了新闻人物。唐山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及正在唐山采访的中央电视台相继对我们进行了采访。一次我们出去吃饭,海鲜店的老板得知我们是从洛阳前来报道30年前唐山伤员的记者后,执意不收我们的饭钱,在我们的一再坚持下,他仅仅收取了成本价。
相关报道做得差不多了,返程的火车票已经拿到了手里,但我们有个心结却没有解开。因为我们最想完成的一个心愿没有完成——寻找郭保军。
(下转T3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