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我们走进郭砖头的家,简朴洁净的屋内,一沓《洛阳晚报》放在茶几上。郭砖头说:“咱们的报纸信息量大、服务性强,我每天都要仔细阅读。”
郭砖头生于1949年4月11日,比《洛阳日报》只“小”两天。他出生在临汝县(现汝州),当时由于生活条件不好,孩子们难以养活,老人便给他取了“砖头”的名字,希望他结实。
郭砖头1965年离家到新疆当兵,4年后复员到洛阳,在洛阳轴承厂磙子分厂当磨工。当时厂里各小组都订有《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和《洛阳日报》,但《洛阳日报》最受欢迎。“报纸一到,工友们都抢《洛阳日报》。为啥?因为《洛阳日报》登的是咱本地的新闻,与我们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大家当然关心。”郭砖头说。
“复刊以后,《洛阳日报》更好看了,大到国家方针、政策,省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本地一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实施,小到百姓间发生的新鲜事、感人事,还有文摘、诗歌,保健、生活常识,内容更加丰富,让老百姓不用出门就能了解到各方面的信息。”郭砖头说,近几年厂里不再订报,他便常常自己到路边报亭买报。“我们通过《洛阳日报》了解外界,增长知识,它就是我们的另一双眼睛。”
后来,孩子们给家里订了一份《洛阳晚报》,大量的新闻、丰富的内容、及时的服务信息同样让郭砖头爱不释手。“《洛阳晚报》及时、全面地反映了洛阳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进程,哪条路修通了,什么建筑建成了,我通过报纸得知后,就会骑车亲自去看一看。洛阳发展日新月异,我若两个月不出门,可能就不认路了。”郭砖头说:“前段时间,我还通过晚报了解了全国‘两会’、了解了奥运圣火传递活动……”
晚报上刊登的健康、饮食、锻炼等方面的内容和知识也是郭砖头阅读的重点,他常常把这些内容念给老伴听,或者通过做笔记、剪报把认为有用的内容收集起来,然后和老伴一起讨论、学习、实践。他说:“《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报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和知识,眼亮了,心也宽了。”
本报记者 石蕴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