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位于洛阳国家牡丹园内的中国牡丹初始地纪念碑正式落成,李嘉珏和其他嘉宾为纪念碑揭幕。
“这是洛阳牡丹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醉心牡丹研究40余年的李嘉珏特别兴奋。
牡丹是老百姓喜爱的花卉
1960年,已在北京林学院工作的李嘉珏两赴山东菏泽,开始了与牡丹相识相知的岁月,同时也开始了对牡丹、芍药品种演进规律的探索。后来,李嘉珏来到兰州,在西北一呆就是30多年。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他发现农家院落中星罗棋布地栽种着牡丹。
“在黄土高原并不肥沃的土地上,牡丹仍竞相怒放,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这些花儿把美丽献给人间,不正体现出一种奉献精神吗?劳动人民钟情于牡丹,不正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吗?”
从此,李嘉珏开始了对甘肃牡丹来龙去脉的艰苦探索,并由此揭开了全面研究中国牡丹的序幕。
亲往洛阳、菏泽,远赴彭州、铜陵,上延安,下上海……10余年间,李嘉珏的足迹踏遍了中国大部分牡丹产区,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不同的条件下,野生牡丹顽强的生存能力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牡丹是大自然馈赠人类的宝贵财富!”
“牡丹是世界上园艺化栽培最早的植物之一。尤其是中国牡丹,有着广泛的栽培分布,有着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栽培类群……我们既发现了耐湿热的牡丹品种,又选育成功了抗零下40多摄氏度严寒的寒地牡丹,这些为牡丹产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李嘉珏说,目前我国有中原牡丹、西北牡丹、江南牡丹,不仅汉族人喜欢牡丹,少数民族兄弟也喜欢牡丹,牡丹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老百姓喜爱的花卉,“因此,牡丹参评国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洛阳牡丹已成为中国牡丹的象征
在李嘉珏眼中,洛阳牡丹早已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如何进一步打造好洛阳牡丹的品牌,这是李嘉珏近几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洛阳牡丹名气大,文化内涵丰富,但是洛阳牡丹的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产业化有待开拓,产业层次亟待提高。”李嘉珏对洛阳牡丹的下一步发展思考良多。
首先是牡丹的产业化。人们往往只关注其产业链条的某一段。其实,在李嘉珏看来,产业化至少包括五个层面,其中有苗木业、种子业、异地花展业、食品药品保健品等深加工业、与牡丹有关的文化产业。
李嘉珏说,牡丹的种子业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产业无从谈起。洛阳牡丹要做到甲天下,需要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好品种。洛阳除了要把现有好品种的优势发挥出来,还要大力引进国外的优秀品种。
另外,牡丹栽培属于精细园艺,洛阳要提高牡丹苗木栽培的标准化、规格化水平,使催花牡丹发展得更好,使牡丹盆花开得更艳,“实现牡丹移得动、带得走,走进千家万户”。
“从牡丹文化产业的角度上来说,洛阳目前需要一部重量级的反映牡丹题材的影视作品,文学艺术家应该联起手来,打造一部能在全国有影响的鸿篇巨制。”
采访结束时我们得知,李嘉珏已经被国家牡丹园聘为技术顾问。老人说,他希望自己在洛阳实现两个愿望:一是牡丹产业化上个大台阶;二是把国家牡丹园建成国际一流的牡丹基因库。
本报记者 赵志伟
人物简介 李嘉珏,1938年生于湖南省嘉禾县,1965年北京林学院园林植物专业研究生毕业,从事牡丹研究工作40余年。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副会长,主要著作有《临夏牡丹》、《中国牡丹品种图志》、《中国牡丹与芍药》等,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