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5时,董雪玲准时从床上爬起来,收拾完毕,装上一个馒头和一袋方便面,骑上自行车就往王城公园赶。她说:“花会期间工作量比较大,得准时去。”
将近6时,董雪玲从大门进入,套上工作服,拿出工具开始清扫,她负责公园正大门内广场的一部分。她先用大扫帚清扫一遍,然后用拖把将地面上的痰渍、大小便或食物残渣等一点点清除。
董雪玲今年40岁,几年前从工厂下岗后曾在外面打零工,几个月前才由政府安排在公园的园容保洁岗位上,虽然干的时间不长,但她已经适应了。她说:“每天把地扫干净,园子漂亮了,我就有了几分自豪感。”
差几分钟7时,董雪玲完成了早晨的清扫任务。班长靳田堂对每个人的责任区逐一检查,达标后,董雪玲和几名同事一起到公园附近的小摊上喝了碗稀饭。靳田堂今年53岁,1985年从部队复员后一直在公园工作。他说,公园园容科共有近40人,他所管的东区面积最大,他带领6个人负责公园正大门附近区域的保洁任务。花会期间游客多,这里是公园的脸面,一刻也不能放松。
说话间,一批批游人开始拥入公园,董雪玲拿起保洁工具在广场随时清理垃圾。纸屑、蛋壳、包装袋、瓜子皮……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垃圾在人们脚下出现。董雪玲一手持垃圾钳、一手持垃圾袋,捡着地上的垃圾。旁边一妇女刚刚给孩子剥了鸡蛋,将蛋壳扔在了地上,见她干活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啊,您辛苦了!”
中午12时到下午1时是吃饭时间,董雪玲到附近的小摊上找了些开水冲上方便面就着馒头坐在角落里吃了起来。靳田堂还在广场上溜达,看见垃圾就捡。20分钟后,董雪玲又拿起工具回到广场上。“现在是花会期间,垃圾比平常多出十几倍,我们只能换班吃饭。”她说。
下午1时许,靳田堂才吃上饭,他说:“这么多外地游客,公园形象就代表洛阳形象,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不到位,给公园抹黑,给洛阳抹黑!”
本报记者 石蕴璞 通讯员 史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