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乐濛与老伴。 |
|
提起时乐濛,相信许多人都是如雷贯耳——他是我国早期革命家、音乐泰斗,曾经创作了大批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为中国现代音乐史作出了杰出贡献。时老1915年出生于洛阳伊川县酒后乡,是地道的洛阳人,自然成为《天南地北洛阳人》栏目的必访对象。
起初,我们有顾虑,因为时老年事已高,听说身体也不好,怕他接受不了采访。到了北京,我们拨通时老家的电话,他老伴王利军得知我们的意图后,爽快地说:“好好,时老已经10多年没回洛阳了,太想念家乡了。”
下午3点多,我们提着花篮叩开了时老家的门。只见时老端坐在沙发上,双腿上盖着小毛巾被,墙角还放着轮椅,显然,他腿脚不灵便。我们自报家门后,王阿姨大声地告诉他:“这是家乡《洛阳日报》的记者。”时老立即说:“欢迎,欢迎,请坐,请坐。”听着他一口浓重的洛阳口音,我们笑着说:“您离开家乡几十年了,怎么还说洛阳话?”时老笑着摆摆手说:“咱不撇京腔,还是家乡话好!”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功勋卓著
今年93岁的时乐濛,自幼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喜爱弹琴唱歌。1928年他考入开封师范学校艺术科学习音乐,1934年师范毕业,先后到郑州任小学和中学音乐教师。1938年他赴延安报考了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师从冼星海学习指挥和作曲,曾指挥过《黄河大合唱》等大型合唱,在延安歌咏比赛中,获得青年指挥奖;他还利用民间曲调创作了《拥军花鼓》、《兄妹开荒》、《胜利腰鼓》和大型歌剧《血泪仇》、《周子山》、《下南路》等作品,被誉为“老延安”音乐家。
1942年2月,时乐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他又先后谱写了《西南五唱》、《进军曲》、《三套黄牛一套马》等一些脍炙人口的曲子。
1952年,时任重庆市音协主席、西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政委的时乐濛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文艺汇演,他谱写的《歌唱二郎山》、《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荣获一等奖;《刺刀擦亮保国防》获得了二等奖。他这时还谱写了《请用这杯茶》、《四唱成渝路》、《大西南好地方》等大量优秀曲子,从而名扬全国,奠定了他知名音乐家的地位。1953年初春,时乐濛夫妇双双调入北京。他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文工团艺术指导、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等职,1979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次年任《歌曲》月刊主编,1993年任中国轻音乐学会主席。他的作品紧随时代、贴近生活、激情饱满、动人心弦。从他笔端流淌出的《歌唱二郎山》、《小河淌水》、《花溪水》、《心中的玫瑰》等许多个性鲜明、旋律优美,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一直传唱至今。
他还先后参加并主持了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及《中国革命之歌》的音乐创作,破例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曲家”称号。据介绍, 当年在《东方红》音乐创作中,共选用了时老创作的《就义歌》、《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之歌》、《遵义城头霞光闪闪》、《红军想念毛泽东》、《过雪山草地》、《飞渡天险》以及大歌舞结束曲《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7首歌曲,这些歌曲几十年来仍在人们脑海中回荡。望着眼前这位93岁高龄的老人,想着他对中国音乐事业的杰出贡献,我们肃然起敬。
恩爱夫妻
有人说,时乐濛的创作激情既来自祖国的沃土和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得益于有一位美丽聪慧的好妻子。说起他和王利军的结合,还有一段趣闻呢。1948年,已33岁的时乐濛还没有成婚,战友们都为他着急。有人问他:“你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对象?”他幽默地说:“是人,是女人,是活女人就行。”战友们听后觉得条件不高,就纷纷给他介绍对象。有一次,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明星式人物,此女虽漂亮,但轻浮,时老远远一望,连连摆手:“不行,不行,不像人。”
又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个,是执行康生极“左”路线的积极分子。时老最讨厌这类整人的人了 ,又连连摇头:“根本不可能,这种人太可怕了,哪还有点儿女人心肠!”
再后来有人给他介绍对象,时老就说:我有个小表妹快长大了,我等着她呢。原来他看中了团里一位洛阳老乡——来自汝阳县陶营乡的王利军。1949年2月,解放军过长江前夕,在豫西报社工作、年仅17岁的王利军投笔从戎,参加了豫西军区文工团,那时该文工团的团长正是时乐濛。在部队首长的撮合下,她和团长“大哥哥”时乐濛结婚了。照王阿姨的话说:“那时还不懂什么是爱情, 只觉得他可以信赖。”他们借用老百姓的房子,简单布置成洞房,就成婚了。婚后两人还没来得及度蜜月,就随当时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二野”强渡长江,转战江浙,进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
提起这段往事,时老掩饰不住一脸的幸福:“我们虽然没谈恋爱就结婚了,但从未吵过架,还捡了个金婚!”王利军也笑着对记者说:“我们前半生是战火硝烟,后半生是风风雨雨,如今是相依为命。他身体好的那些年,他呵护着我,因为他比我大许多,让着我;自1999年,他因为药物过敏落下毛病之后,我一直照顾着他,照顾好他是我的责任。”王阿姨说这番话时充满着深情。
从王阿姨口中我们得知,她2005年做了一次肿瘤切除手术。那时候,已生活不能自理的时老,默默地为妻子祝福,四目相对时的场面,让周围的人都为之动容。当时,王阿姨曾写下这样一首诗:
理想昭昭梦昶长,精施手术爱满腔
行将就刃方寸乱,牵挂儿女愁断肠
丈夫卧病年高迈,谁人相伴侍茶汤
痴想等他一齐走,并驾云鹤上天堂
骨灰掺和在一起,同穴合葬邙山冈
也许苍天为这对恩爱老人所感动,把他们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如今,他们在家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别看时老四肢不灵便,言语不流畅,但头脑还很清醒,每天上午都让王阿姨给他或念报刊或念文件。家里许多事还要由时老拿主意,比如说:干休所里哪位老人“走”了,王阿姨征求他的意见:“去不去告别?”他就说:“去吧!人不能锦上添花,就应该‘雪’中送暖。”时老在自己已经力不从心的时候,还关心着他人。
情系故乡
10年前,时老身体尚佳时,曾多次回到洛阳,参加过牡丹花会、慰问过驻洛部队、回访过生养他的伊川老家……他对故乡的情、故乡的爱始终都没有变,这从他一口浓重的洛阳话里就可以看出,从他用河南梆子音乐素材谱写的《歌唱二郎山》等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中也能看出。
当我们即将结束采访时,记者请时老为《洛阳日报》创刊60周年题几个字,他拿起笔,缓慢而深情地说:“写‘爱洛阳’这三个字吧。”我们连声说“好!”并把小桌板放在他腿上,只见他用颤巍巍的手写了半天才“画”出一个“爱”字。我们看着他吃力的样子,实在不忍心让他写下去了,就说:“好了好了,不写啦,您的心意我们已经领了。”可他却反复说:“还没写完,还没写完……”是啊,在他心中流淌的对家乡、对祖国的眷恋深情,就像黄河水一样,永远也“写”不完、流不断……
本报记者 黄园娟/文 寇兴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