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瑜洁正照看新生儿。石蕴璞 摄 |
|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10日,我们走进乡镇卫生院,了解护士的工作和生活——
10日10时,当我们来到新安县铁门镇卫生院时,护士长李瑜洁刚刚将一名产妇推进手术室。扎针、挂输液瓶、连接并调试各种协助设备和监护仪器,她的动作熟练麻利。
41岁的李瑜洁还是一名专业麻醉师。
剖腹产手术开始,3名医生在手术台前忙碌,李瑜洁则在一旁及时递上各种器具,同时监视着仪器上的各种数据。
不一会儿,一个小家伙出生,李瑜洁将婴儿托起,简单擦拭后用小被褥包裹起来。手术中,每过一会儿,她就来照看一下婴儿,将婴儿口中吐出的东西小心地擦去。
伤口缝合过程中,孕妇突然喊疼,李瑜洁赶忙将输液瓶挂上,然后轻轻抚摸着产妇的头发安慰着:“不同的人对腹部牵拉反应不同,静脉注射一些麻药,很快就好了。”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李瑜洁利用手术间隙认真地作了麻醉记录。11时20分,她把婴儿抱给在门外等候的产妇家属,接过家属拿来的床单被褥,将推车铺好,然后帮着把产妇转移到推车上,送回病房。
回到手术室,李瑜洁迅速把用过的手术器具整理好放入清洗池中,然后清洁整理手术台,并将所有物品、仪器归位摆放整齐,将垃圾收集起来,最后打开紫外线灯消毒。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常见的骨科、胆结石、阑尾炎、剖腹产等手术都能在乡镇卫生院做。铁门镇卫生院只有一个手术室,李瑜洁既是护士长,还是手术室的主管护士,同时又是卫生院里唯一的麻醉师。因此,只要有手术,她就格外忙碌。
卫生院并不是每天都有手术,没有手术的时候,她早上总是提前20分钟到医院,看看有没有前一天夜里新入院的病人,了解新病人或危重病人的情况。上班后,她一一查看病房,然后按照医嘱为病人取药、配药。她说:“平常,给所有的住院病人输上液,最早也到10时30分了,坐下喘口气,就该不停地来回跑着换药了。”
铁门镇卫生院有30多名医生,护士却只有7名。卫生院负责人介绍说:“卫生院与城市里的大医院不同,这7名护士要承担全院所有的护理工作,病房护士、门诊护士、手术室护士、120出诊护士……根本无法严格分工,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工作量相当大。”
李瑜洁刚从病房出来,一位大妈来叫她,原来大妈住院的老伴儿从外面溜达回来,想在大厅坐着输液。李瑜洁赶忙拿着药瓶,跟着大妈跑出来。
“患者的需求我们都尽量满足。我在镇医院干了20多年,老门老户都认识得差不多,别说在医院门口扎针输液,有的老人在家里不舒服派人来叫,我们也尽量赶快过去给人家输液”。李瑜洁说,她老家在新安县南李村,1987年她从新乡卫校毕业后分配到铁门镇卫生院,一干就是21年,她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
12时30分,忙忙碌碌了一上午,李瑜洁换了衣服到卫生院外的小吃店里吃了碗酸菜面。“下午还有手术,我等会儿要提前准备”。李瑜洁的家就在卫生院后面,非常近,但她却很少顾家。家近,成了她不分时候往病房跑的便利条件。
“以前儿子在家我很少管,现在儿子上高中住校,丈夫指望不上我,只好谁有空谁做饭。”李瑜洁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卫生院规定每人每月有4天假期,她基本没休息过。“这里工作人员少,病人多,我们7名护士紧紧张张的,少一个人就忙不过来”。
由于家住得近,业务也过硬,有时夜里接收危重病人,有紧急手术或值班护士有特殊情况解决不了的,一个电话,李瑜洁马上就到。
前不久,夜里10时许,一个紧急手术把李瑜洁从被窝里“拉”出来,手术完毕她回家刚休息两个小时,又一个手术;等把第三个剖腹产手术做完,已经是第二天上午9时。她和同事到外面喝点汤就继续上班了。“我平时很早就睡下了,一来白天忙了一天比较累,二来说不定夜里有什么事需要起来,我要抓紧时间休息,时刻准备着。”李瑜洁笑着说。
下午1时,李瑜洁回到手术室,领取口罩、手套、手术帽,消毒手术器包,调整摆放仪器、设备,准备麻醉用品……
“这几天手术多,忙一点也没什么,都习惯了。”李瑜洁说,“在基层卫生院做护士,人手少、工作忙、条件差,面对的患者都是农民,需要我们用心去帮助他们,我们就是要当好农民患者的‘杂工’。”
本报记者 石蕴璞
特约记者 刘功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