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家王和声 (资料照片) |
|
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和声是孟津人。提起他的名字,洛阳许多人可能不熟悉。但如果听过《草原夜色美》,会被那优美的旋律所陶醉,这首歌的作曲就是王和声。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一级作曲家,王和声这些年不仅为部队创作了大量好作品,而且还为洛阳牡丹花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曲成名
1955年,出生于孟津县的王和声,1岁多时便随着调动工作的父亲来到伊川县,在伊川度过了他童年和少年的美好时光。小学和初中阶段,他受两位姐姐的影响爱上了文艺 ,8个样板戏中的许多唱段他都能背唱。1970年底,解放军军乐团到伊川招收小学员,他有幸与另外4名学生一起被招进了军乐团。进团后,他学的是长号。
“您后来怎么又搞起了作曲?”记者提出了疑问。他说,他在学员队时就喜欢音乐创作。那时候,同团的战友在节假日或演出排练空闲时间,都喜欢出去玩,可他总是钻在屋里看音乐方面的书籍,并找些歌词,谱些小曲,自己哼唱。1984年,他们队里有一名吹双簧管的战友叫白洁,是蒙古族人,他写了4句三段词“美丽的草原夜色美,琴曲悠扬笛声脆,晚风吹送天河的星啊,汇入毡房闪银辉……”
王和声看过词后,脑海中立即浮现出皎洁的月光、翠绿的大草原、静谧的夜空。于是他多年积累的创作能量一下子迸发出来,很快便将词谱成了歌曲。他拿给团里的战友和老师看后,大家赞不绝口。当时蒙古族歌手德德玛因为演唱《美丽草原我的家》已经出名,有人建议王和声把《草原夜色美》拿给德德玛演唱,可当时年轻、胆怯的王和声根本就不敢造访德德玛,后来还是一位洛阳老乡告诉他:“我姑姑和德德玛是一个团的,我让姑姑转给她吧。”通过这个渠道,这首歌送到了德德玛手中,这位歌唱家一哼这首歌的旋律,便立即兴奋起来:“好,太好了,年轻人真了不起……”很快她便将这首歌带上了舞台,传遍了大江南北。1984年全国征歌大赛,《草原夜色美》作为参赛作品,一炮走红。而立之年的王和声也一举成名,从此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
春色满园
近20年来,王和声以他特有的勤勉和灵感,在艺术的苗圃中辛勤耕耘,结出了丰硕成果。他先后创作各类声乐、器乐作品600余首,其中20余首作品在全国、全军获奖,大量作品被发表和录制成唱片、盒带。其主要代表作有:《草原夜色美》(荣获1984年全国征歌一等奖),《管乐交响诗——圆明园》(荣获1999年第七届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管乐交响音画作品《彝海》(荣获2004年第八届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天使之爱》(荣获2003年CCTV军旅歌曲大赛特别金奖),《咱是强中强》(荣获2006年全军优秀战斗精神队列歌曲优秀作品奖),《爱在北疆》(荣获2006年全军新作品一等奖)。另外,小号独奏曲《月光下的舞步》、长号独奏曲《马背上的长城》、管乐合奏曲《五声神韵》、《体育健儿进行曲》、交响合唱曲《咏梅》及歌曲《蓝天空,白鸽子》、《缤纷的彩带》、《战友!向你敬个军礼》、《欢乐的水》等,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余年来王和声创作编配了大量的外交礼仪作品,其中《号角曲》、《致敬曲》在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上奏响,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添彩花会
“家乡巨变,喜在心头,咏颂牡丹,千古风流”。 这是我们采访王和声时,他用心留在签字本上的四句话。这四句话代表了他对家乡和牡丹城的深厚感情。说起他这几年与家乡的“联姻”,还有段故事:上世纪,王和声的创作都是面向全国。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从军乐团转业到洛阳的战友与他会面时提到:“你怎么不为家乡写点歌呢?”他当即说:“我怎么不想为家乡出点力,可我不认识什么人,报效无门啊!”这位战友得知他的心愿后,立即牵线搭桥,洛阳花会办与王和声取得了联系。当年牡丹花会,王和声创作了《牡丹颂》、《花开新世纪》等歌曲。那优美的旋律,气势磅礴的穿透力,深深打动了观众。
接下来这几年,他又先后搞了几届牡丹花会主题歌,《小浪底》、《盛世天香》、《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一首首带有洛阳明显标志的主题歌,通过叶凡、谭晶、祖海、程志、幺红等人的演唱,让世人知道了美丽的洛阳。
今年牡丹花会,王和声又创作了《千枝牡丹迎奥运》、《和风吹拂牡丹开》两首歌曲,在花会开幕式和庆典晚会上分别由韦唯和文欣演唱,为花会增添了光彩。
记者问他:“您为什么对家乡的事这么热心、歌曲写得这么动听?”王和声深情地说:“家乡这几年变化太大了,高楼林立,河水绕城,繁花似锦,我闭着眼睛一想起洛阳城,美景就不断涌现,所以我写起歌来,也就情不自禁地涌现出美好的旋律来。”他表示,只要家乡人还愿意听他写的歌,他将永远奉献他的激情。
本报记者 黄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