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条短信蕴含浓浓深情
5月13日2时28分:我马上就要乘飞机跳伞到四川海拔3000多米的地区抗震救灾了,等着我的好消息吧,注意观看新闻联播。
16日5时1分:我还活着,在德阳市红白镇已经进行了3天的救援。这里到处都是废墟,石头比汽车还大,铁路拧成了麻花,没水、没电,直升机不能降落,十几个村庄被淹埋,这里的空气污染严重,一天换了好几个口罩。
今天有多次余震。我们一行20人背着20多公斤重的药品、食品和水冒险送到生还者手里,看到他们获救,那种感觉无法用言语表达。
不知道短信能否收到,我想告诉你们,我会坚持下去,和灾区人民共度难关。
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坦然面对,实现军人价值。
5月17日12时:妈,我还好,昨天晚上救了一个埋了4天的男子,今天进山送药品和水。放心,妈,我能顶住,我不怕,我爱你和爸爸。
5月17日22时:妈,我今天还好,没有得病,不要担心我,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我会没事的,你把我的号码给我的老师了?她也给我发短信,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发短信的这位战士名叫苏磊,25岁,2000年从洛阳入伍,是武汉某部黄继光连空降兵。作为首批飞往灾区的138名空降兵之一,13日,他奉命与战友一起飞往四川德阳市进行救援。
为儿子的安全揪心 为儿子的行为骄傲
向记者提供这些短信的,是苏磊的母亲景碧华。昨日上午,记者采访了这位在一家保险公司上班的母亲。
“地震发生后,第一感觉就是孩子要到救灾第一线了。”提起苏磊,景碧华的脸上交织着温情和不安。
苏磊曾向妈妈说过,国家有战争和灾难的时候,他肯定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因为他是空降兵,空降兵的速度是最快的。
景碧华从电视上得知首批空降兵飞往四川的消息后,曾经试着和儿子联系,但没有成功。收到儿子的第一条短信,她的担忧变成了现实。但是,看到灾区一片废墟的凄凉情景,想到灾区多少个生命等待救援,她又为儿子的选择感到骄傲。
景碧华和丈夫苏康年商量后决定,不把这个消息告诉苏磊76岁的爷爷。苏磊的爷爷患有心脏病,刚从医院急救室出来。15日晚,苏磊的爷爷看完电视,惦记唯一的孙子,把苏康年夫妇叫到身边,问苏磊是不是已经到了灾区,夫妻俩忙说没有,老人半信半疑。为了老人的健康,夫妻俩决定把这个谎撒下去。
这几日,不时有空降兵遇难的传言,但景碧华坚信儿子不会出事。她说,有一次执行空降任务时,苏磊的主降落伞出现意外打不开,在2000多米的高空中,他果断地用左手打开了副降落伞,起死回生。去年,苏磊所在部队举行射击比赛,他夺得全师第一名。景碧华骄傲地说:“我一直坚信,我的儿子是最棒的!”
尽管如此,景碧华夫妻俩在给儿子回复短信时还是说:我们等待你平安归来!
孩子在前线救灾,我们在后方支援
景碧华2001年从单位下岗,直到去年才应聘到保险公司上班。她的丈夫是关林火车站水泵工,还要赡养体弱多病的老人,家庭生活颇为拮据。灾后的日子里,单位组织向灾区人民无偿献血,她第一个挽起袖子;单位举行为四川灾区捐款活动,她毫不犹豫地走向捐款箱。
记者结束采访时,景碧华又收到了儿子的一条短信:我刚消毒完,今天又从红白一村救助了6名群众,其中一对兄弟上中专,其同学大部分遇难。虽然很累,但值得!
本报记者 刘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