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
让勇士没有后顾之忧
四川大地震后, 我市派出了多支医疗救援队赶往灾区抗震救灾。为配合医疗救援顺利开展,各医院落实了各项后勤保障机制。
150医院15名医疗救援队员前往地震灾区后,医院领导分别走访慰问了他们的家属,并召开座谈会,深入了解救援人员家庭情况,对有困难的救援队队员家属给予帮扶。救援队队员胡光荣,临出发前,他的父亲检查出患有肺癌,医院为了让他无后顾之忧,尽力为他排忧解难,派专人将其父亲接到医院,抽调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为其父亲会诊,并提供最好的药物进行治疗。
市正骨医院安排了专人,每天与11名前往灾区执行救援任务的救援队队员家属联系,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对有困难的家属给予全力帮助。另外,及时与救援队队员联系,了解灾区目前所缺物品,进行及时补充。据了解,22日通过市红十字会,该医院向灾区运送了第三批救援物资——5000盒用于活血化淤的康复药品。
市第一人民医院,有两名司机随河南医疗救援队赶赴四川救灾,两人赴四川后,医院全力保障他们的生活通讯费用,并给他们买了人身意外险。由其院办主任专门负责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有困难的家庭,医院尽最大努力解决其困难。
市第五人民医院心理医生董琳琳和祈继鹏,已随河南医疗救援队奔赴灾区救援,为了配合他们顺利开展工作,医院为队员们购买了人身保险,印制了通讯录,甚至连队员们的血型、既往病史都一一登记清楚以防万一。
本报见习记者 戈晓芳
洛阳军分区:
为救灾部队提供保障
5月19日凌晨,洛阳军分区值班室接到空军驻洛某部通报,该部将有190多名官兵携带120余吨救灾物资和90余台装备车辆,紧急赴灾区,请求承担装载和道路交通管制任务。洛阳军分区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地方公安交警连夜出动警力对交通实施管制,与此同时,动员200多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协助部队装载物资。在现场组织指挥部队机动工作的空军交通运输部领导,对洛阳军分区的有力保障给予了高度赞誉。
13日2时14分,洛阳军分区接到驻洛某红军师出动10000名官兵紧急赴灾区执行抗震救灾任务,需协助装载物资的通报后,迅速制订方案。凌晨4时,200多名官兵准时到达洛阳机场和铁路装载站,会同部队奋战21个小时,先后装载了32个航班及一个专列,保证了该红军师万名官兵的快速出动。
驻洛某部千余名官兵将于15日1时通过空运赴一线的消息后,他们又迅速出动,仅用1个小时,全部物资装载完毕。13日至20日,洛阳军分区先后为洛阳驻军某红军师、空军驻洛某部、洛阳市武警、消防支队等提供机动保障。
本报记者 刘爱国 通讯员 李现森
市供电公司:
慰问救灾勇士家属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洛阳供电公司已先后派出65人赶赴灾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为使前方勇士能够安心工作,连日来,该公司领导和各级部门对抗震救灾员工家庭进行走访,并向他们的家属送去关怀和慰问。
20日,公司领导带着蛋糕和礼品来到救灾员工王广鹏的家中,与他的家人一起为他庆祝生日;李强的母亲身体不好,孩子刚满8个月,他的妻子王利红是公司检修公司的一名员工,公司对她的工作生活十分关心,所在班组也及时调整她的工作时间,使她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环城供电局的赴川人员中有一部分农电工,公司每天都给他们打去慰问电话,并到他们家中慰问,送去慰问品。
谈起前方抗震救灾的亲人,家属们难以抑制自己的感情,纷纷流下热泪,表示积极支持亲人援川抗震救灾。李立伟的妻子谢黎表示:丈夫上前线是光荣的,自己作为供电医院员工,也已向公司递交了请战书,时刻准备奔赴前线。
本报记者 石蕴璞 通讯员 王治 吴涌
志愿者:
单位是坚强后盾
绵阳市九洲体育馆内,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为集结在此的受灾群众发放食品、指路、搬东西,安抚地震孤儿……她叫王蕾,来自洛阳市建委,是一名3岁半孩子的母亲,也是洛阳民间救灾支援队的一员。
从广元再转战到绵阳,王蕾与第二批到来的救灾支援队其他队员已经在灾区奋战快一个星期了。
16日报的名,17日下午就动身出发了,仓促间,王蕾没来得及安顿好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连请假都是匆匆一个电话。
让她没想到的是,临出发时,单位给她送行的人来了一大帮,同事们递上鲜花,领导拍着她的肩膀说:“到灾区好好干,我们是你的坚强后盾,家里的困难我们来解决。”
领导还跟她“约法三章”:每天打电话回来汇报行踪,随时保持短信联系,家里有啥情况尽管说,不要有任何顾虑。
王蕾说,现在她的手机里“塞满”了同事们发的各种祝福、问候短信,所有这些都将化为她做好志愿工作的力量源泉。
这几天,家里平时挺闹腾的孩子每天都有她的同事轮流陪着玩,老人一顿饭也没有耽误过。王蕾在电话里表示歉意,同事们却对她说希望她平安回来,听她将灾区的故事…… 本报记者 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