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毕业还有一年,钳工专业的曹玉昆就被首阳山电厂“相中”:底薪每月600元实习一年,之后正式录用。
像曹玉昆一样,洛阳高级技工学校的大多数毕业生和准毕业生选择了洛阳本地企业。据介绍,今年该校1500名毕业生中,天空能源公司、阿特斯光伏电力公司、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首阳山电厂等数十家洛阳企业预订了112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75%。
“几年前每年只有十几个学生到洛阳企业就业,我只好到广州满大街找用人单位。”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校长张长松不禁感慨良多。近10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重点地区,从珠江三角洲地区,再转移至长江三角洲地区,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洛阳,这种流向耐人寻味。
从事技工教育15年,张长松经历了技工教育的低谷和辉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市国有大型企业一度陷入低谷,技工教育事业也步履维艰。许多技工学校毕业生将就业目光投向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批洛阳培养的技工后备人才外流。拿洛阳高级技工学校来说,两年前,该校毕业生赴沿海地区就业比例高达80%。如今这种格局悄悄发生变化,去年该校1700名毕业生中,有790名在我市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46%。今年洛阳高级技工学校毕业生更是出现内流现象。
今年,洛铜集团公司技工学校接到不少洛阳企业要招数百人的订单,虽然面向沿海地区就业人数仍占主导,该校在洛就业毕业生同样迅速增长。据校长杨伟宏讲,前几年技校生在洛就业,主要是面向民营企业,如今洛阳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占了“大头”。
“洛阳大型工业企业逐渐恢复了活力,对技工人才的需求出现明显回升,这是有目共睹的。”杨伟宏认为,这是技校生就业地区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张长松也持同样看法,他分析说,随着我市享受国家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以及项目引资双带动的战略的实施,洛阳工业效益有所增长,许多沿海企业也从南方迁过来,导致洛阳当地技工工资水平明显提高。此外,洛阳技工教育更贴近洛阳工业发展需要,该校一些专业就是根据本地企业的要求设置的,其教学现场也多设在企业车间。
有情况表明,近两年来,在洛就业的技校生“身价”已翻了一番。两年前,洛阳企业技校生起薪水平在300元左右,如今洛阳本地企业技校生起薪水平已达七八百元,低于这个水平已很难招到理想的技工人才。
业内人士认为,技校生内流,不但为洛阳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实用技能人才,而且更有利于其加快转型步伐,对我市工业发展意义深远。洛阳企业应抓住机会,加强校企联姻,帮助学校培养真正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人才。
本报记者 孙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