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007版:洛 浦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世界邮坛的“奥林匹克”
《震后新唐山》特种邮票一套四枚
新闻网广告
流泪的晚会
邮票 铭刻地震灾害
在余震中连做三台手术
投笔从戎
电力人的肩膀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 年 5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在余震中连做三台手术
  张建强是一名骨科大夫,他给自己起的网名叫“惠济天下”。汶川地震后,29岁的他和30余名网友于14日赶赴灾区。在重灾区广元市,他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救治骨折伤员的行动——

  22日下午,个头不高的张建强刚刚从四川回洛。出现在记者面前时,他似乎还沉浸在抗震救灾行动带来的亢奋和悲情之中。“晚上睡觉,梦到的全是遍地瓦砾的灾区场景;白天,耳朵里总是回响着救护车撕心裂肺的鸣叫……”他说。

  2000年大学毕业的张建强,是瀍河回族区瀍河回族乡卫生院的一名骨科大夫。12日下午,汶川发生大地震时,洛阳震感强烈。晚上,坐在电视机前看滚动播出的新闻时,小张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搞骨科的,这个时候该做点什么?快去!”

  张建强迅速打开电脑,发现网上准备前往四川灾区救援的网友志愿者正在集结,并要求每一名网友都得给出一个参加救援的理由。“我必须去,因为我是一名骨科医生。”张建强如是回复。

  14日晚上出发时,张建强带上了自费购置的50副固定夹板。

  一路跋山涉水。15日夜幕降临时,30余名洛阳志愿者(他是其中唯一的大夫)赶到了重灾区青川县县城。

  一下车,张建强就进入了角色。在到处是裂缝的大街上,只要碰到步履蹒跚的人,他都要上前询问一下伤情。确实是骨折的,小张就立即采取简易处置措施,尽量减轻伤者的痛苦。其间,张建强还把自己没吃完的烧饼、鸡蛋和矿泉水统统送给了饥饿的受灾群众。

  16日下午,张建强和广元市红十字会取得了联系。对方得知他是骨科大夫,激动得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知道我们这儿现在最需要哪些医生吗?就是你这样的!”

  没有一刻耽搁,张建强就被安排到了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这是一栋危楼,持续不断的余震在时时威胁着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

  没有止血带,没有钢板上的固定钢钉……张建强面对的是一系列无法克服的难题。

  先查房,接着是对十余名骨折伤员进行会诊。高效率和良好的医术,让张建强赢得了院方的尊重。

  手术室里的条件太差,但手术还得进行。三名要动手术的重伤者全是中年男性,他们被子弟兵从水泥板和瓦砾堆里救出来后,直接被送到了手术台上。第一例是锁骨远端骨折,手术很顺利;第二例是跟骨碎折,手术也很成功。顾不上擦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张建强又开始为第三台手术做准备。

  这是一例骨宾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正在进行中,医院突然接到一个余震通知:5分钟后,将有一次4级左右的地震。

  当时,手术室的一面墙已有裂缝,不可预见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但张建强没有犹豫,没有恐慌,坚持把手术做完。“余震很快就来了,手术室晃了几下,还好,大楼没有倒塌。”小张回忆道。

  张建强告诉记者,这次灾区救援使他的心态改变了许多。“大地震突如其来,但大地震也把中国人的爱心突显了出来!”

  他说,灾区的很多场面让他震撼,其中两个镜头永远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在青川,有一对上小学的姐妹,她们的双亲被地震夺去了生命。家没了,学校也没有了,两个小小的身体依偎着躲在用塑料布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小姐妹早已哭干了眼泪,仿佛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她们捧着课本,在专心默读。

  青川石坝村有300多人,只跑出来40多人。一名37岁的男子是幸存者之一,不管碰见什么人,他都是面无表情地讲述一遍自己妻儿遇难的过程。那种绝望、那种无助令人心酸。但是,当解放军赶来时,这名男子仿佛换了一个人,他一刻不停地帮助疏导交通,不知疲倦地搬卸救灾物资,好像要通过这种方式暂时忘却失去亲人的痛苦。

  夜晚,张建强和同伴们歇息在嘉陵江边的一顶帐篷里。江风呼啸,加上连日的心灵震撼,让这位洛阳小伙子难以入眠。

  漫步江边,心绪难平的他写下了一首《嘉陵江夜思》:

  “月柔柔,水柔柔,偎柱静思愁上头;国殇时,千里奔赴分君忧;心无恐,意曾留,男儿岂可皱眉头,尽心相助受灾人,问心无愧写春秋。”

  本报记者 赵志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