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唐寺门的马女士说,每天上班乘公交车,感觉都像在“冲锋陷阵”:“56路车,就是一个挤!其实大家最后都能上车,由于很少有人能自觉排队,才造成了这一时拥堵。”
昨日清晨,记者也目睹了一次这样的“肉搏战”。一辆56路公交车从白马寺出发后,几乎每停一站都会有一些乘客上来。许多时候车还未停稳,站牌下等候的人都一拥而上。“别挤!别挤!车还很空!”虽然司机不住地对拥上来的人大喊,但无济于事。在唐寺门站,两名拿着大件行李的乘客往前冲,旁边的人躲闪不及,有的还磕着了。
生活中,需要排队的场合比比皆是。乘车、坐电梯、取款、买票、挂号……如果人群中出现加队现象,不但造成场面混乱,而且也会大大影响效率。
在西工区某事业单位上班的李先生对此感受最深:“每到上下班时间,单位的两部电梯最忙碌。很多时候,电梯门刚一开,外面的人就直接往里挤,结果造成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
在医院工作的刘先生说,平时到医院看病挂号的人很多,每个人都很急,如果有个别人插队,其他人会很气愤。
许多市民说,遵守公共秩序是市民的基本公德,自觉排队正是社会公德的具体体现。排队行为看似小事,实际上却是折射文明素质的“窗口”。
如何在社会上弘扬自觉排队的风气?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外,一些市民还建议,可以仿效其他城市,设立“排队推动日”。在“排队日”里,文明监督员会在公交车站、医院、景点、商场等人员密集处开展排队礼让宣传,并记录大家的不文明行为。 本报记者 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