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一些地震灾区的小朋友陆续来到我市就读。“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怎么样?有何企盼?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我爱这里的老师同学”
20日上午8时,来自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连界镇的8岁小姑娘杨念宜坐在了西工区第四实验小学二年级二班的课堂上,热烈而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小念宜跟着大家朗读课文,上了地震后的第一节语文课。
昨日,小念宜在新学校上课近两周了。我们再次见到她时,她小脸上仓皇、迷茫的神情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阳光与欢笑。课间,她正和同学们在校园里做跳方格游戏,蹦蹦跳跳、说说笑笑。
小念宜告诉我们,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对她非常好。每天,她和上三年级的表哥一起上下学,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玩,回到家做完作业,楼下不少四川籍的小伙伴也会来找她玩。短短时间内,她在班里已经有了好几个“死党”。每次遇到不会做的题,同桌都会耐心地给她讲解。“以前我们在学校,课间很少出去,大家都在教室里背书,这里的跳方格,还有别的游戏都是我以前没有玩过的。”念宜高兴地说,“还有,我最喜欢美术课了,虽然课本一样,但这里的老师上课更有意思。我爱这里的老师、同学,在这里,我每天都很开心,很快乐!”
每过几天,她都会和爸爸妈妈通一次话。“六一”有什么愿望?小念宜的表情严肃起来,认真地说:“我希望四川永远不会再地震!”
本报记者 石蕴璞
“我有了好多新朋友”
29日,市景华实验小学周山路分校来自四川广元地震灾区的张润峰高兴地和新同学一起排练庆祝“六一”的节目。
7岁的小润峰是广元市宝轮镇人,12日地震发生时,学校和家里的房子都倒塌了,一些小伙伴再也没有出来。地震发生后受到惊吓的他,变得少言寡语。
20日小润峰来到洛阳的新学校,学校不仅免除了他的学杂费,把他安排在一年级最好的班级,让他坐教室的第一排,老师和同学还送给他新书包、课本……
在老师和同学的关爱下,那个腼腆少语的小润峰不见了,如今他在新的环境中与小伙伴们玩得很开心。
小润峰说:“这里的老师和同学可好了,放学后他们还会帮我复习功课。”
校长刘云介绍,为了让这些来自灾区的孩子跟上学习进度,老师们都利用休息时间为他们“开小灶”。
“我在新学校里还认识了好多新朋友。”小润峰说。课间休息时,同学们会邀他玩游戏,一些隔壁班的同学会过来看他,有的同学还送给他新的故事书……
“今年儿童节,你的愿望是什么?”
“我想要一辆小汽车,还希望能早点回家。”小润峰笑着说。
本报见习记者 戈晓芳
乐观爽朗惹人爱
昨日15点10分,市实验小学新区分校,悦耳的下课铃声响起,校园顿时热闹起来。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蹦蹦跳跳地,老爱往人多热闹的地方钻。
她叫黄禹睿,今年8岁,原在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小学上学,地震把学校教学楼完全摧毁,劫后余生的一家人在简易帐篷里度过了三天三夜。
辗转来到洛阳的她已在全新的环境里生活学习11天了。
刚开始,班主任刘洋还计划给她“开小灶”,补补落下的课程,可小禹睿的表现很快让大家吃了一惊。“小姑娘非常爱学习,每天的作业都是工工整整的,前两天第一次语文考试,她得了全班第一!”刘老师很为自己的学生骄傲。
常去老师办公室接水喝的黄禹睿成了老师们的“开心果”。“会不会讲四川话啊?”“会啊,我讲两句吧……”赵辅导员原本还想给小禹睿进行“心理辅导”,但看着爽朗、乐观的黄禹睿很快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她也彻底放心了。
在迎“六一”文艺汇演上,学校给小禹睿准备了一份小礼物:一块精致的小方巾。赵辅导员解释:“女孩子爱干净,希望她经历过震灾的心灵永远像现在一样保持纯净。”
除了有点想早点回家看看,黄禹睿在“六一”最想做的就是“希望妈妈能带我到处逛逛,没来之前听大人说洛阳很美的”。
本报记者 邓超
“感谢洛阳的老师和同学”
昨日上午,中信重机二小举行庆“六一”表彰大会,来自灾区的小朋友王蓝一勇敢地上台发言,他感谢洛阳的新老师和新同学对他的热情帮助。
王蓝一家在四川德阳市,地震让学校成了危房,学校被迫停课。19日,他来到洛阳的亲戚家中。中信重机二小接收了这名新同学。
来中信重机二小就读的灾区孩子还有陕西汉中的乔聪聪、乔震兄弟俩,他们一个上五年级,一个上一年级,因亲戚家在偃师,兄弟俩便寄宿在学校。
同学们都非常欢迎这几名新伙伴,并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帮助他们。
刚来时,这几名新同学显得有些拘谨,但几天之后,他们都变得开朗起来,和老师、同学相处得非常好。他们表示,今后会更加努力学习,感谢洛阳的老师和同学的关爱。
本报记者 李银刚
“很想到市区逛一逛”
“虽然相处才一个多星期,但地震灾区来的小雪、小豪、小辉已经和大家和睦相处了。”偃师市庞村镇西庞村小学负责人高兴地说。
小雪12岁,上六年级;小豪11岁,上五年级;小辉8岁,上二年级。他们的家在四川绵竹市乡下,他们的父母都在偃师市庞村镇富兴公司务工。
得知家乡发生地震后,他们的家长怀着焦急的心情赶了回去,将各自的孩子带到洛阳。
3个孩子都到了西庞村小学,插入相应班级就读,吃住跟着父母。
孩子父母所在的企业,尽可能地为孩子们生活提供便利,并包下了三个孩子的生活费;村干部为他们每人送去300元慰问金;镇有关负责人也为孩子们送去书包、文具等物品。
学习上,老师对他们格外关心,平时多辅导、多教育。同龄孩子纷纷拿出自己的学习用具和喜爱的课外书,送给3名新同学,他们还成立帮助小组,帮助新同学学习,和新同学一起玩耍。庞村镇教育部门还对3个孩子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救助。
3个孩子说,从课本上知道洛阳是个古都,很想到市区逛一逛。
本报记者 李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