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通讯员 曾兵 摄 (资料图片) |
|
73年前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爬过夹金山、梦笔雪山,过草地,胜利到达陕甘苏区;73年后,铁军为了挽救地震灾区人民的生命,绕道上千公里,重走长征路,再次翻越雪山,抵达地震腹地。
5月31日至6月7日,我们踏着当年红军和当代铁军的足迹,历时8天,往返绕行1900公里,完成了对铁军赴理县、汶川、茂县部队抗震救灾的采访。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渡过金沙江后继续北上。5月29日,红一方面军红二师第四团由二连22名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突击队,飞夺泸定桥。
6月12日,中央红军红四团官兵在师长陈光带领下,经宝兴、吹店子翻越夹金山,向懋功(今小金县)挺进。
当日12时,红二师第四团在赶赴达维途中,同红四方面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团胜利会师。18日,中央红军主力在毛泽东和中革军委率领下到达懋功。
73年后的今年五六月,再度翻越夹金山参加抗震救灾的,就是当年的红二师、如今的驻洛某铁军师官兵。
汶川县城位于都江堰以北约90公里处,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通往外界的门户。理县位于其西部约100公里处,茂县位于其东北部约80公里处。从地图上看,三县从西到东形成的“U”字形弯道,与汶川通往都江堰的岷江南北通道,形成一个大写的“Y”,汶川正处于“Y”字的交叉部位。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面积山体滑坡,沿岷江两岸修建的都汶高等级公路和国道213线被覆盖,通往汶川、理县、茂县的救援通道被切断。
为尽快进入汶川,承担三县抗震救灾任务的铁军领导决定:派部分兵力绕行雅安、宝兴、马尔康,实施大迂回。
5月15日7时,在得知马尔康至汶川道路打通之后,西路突击队——炮兵团四营100名官兵在副团长兼参谋长张兆宁带领下,向汶川方向进发。
当天下午2时30分,炮兵团政委汪立宏带300人出发;5月16日9时30分,团长郭永忠再带300人出发。
翻越雪山的道路总长50公里左右,但非常危险。道路满山绕,左边是万丈深渊,右边是绝壁。路上可以看到摔死的牦牛。郭永忠说:“车经常是在头顶上走。看着山顶,战士们问的是——‘还有几层’。年轻司机连头都不敢扭。”
理县米亚罗乡到汶川的道路更危险。炮兵团官兵们沿途遇上数十处飞石塌方区,路旁被砸坏的车辆到处都是。
政委汪立宏所率车队的一辆大车的玻璃被飞石砸碎一块,司机受轻伤。政治部主任王灿辉乘坐的指挥车被飞石击中引擎,然后飞石反弹到前面玻璃上,将玻璃砸了个洞。其他多辆汽车爆胎。为确保安全,车队拉大车距,快速通过。
5月16日,郭永忠带领官兵路过宝兴县蜂桶寨熊猫管理站附近的村落时,村民们听说他们要在这里住,自发做饭。官兵们起床时,发现大米稀饭、包子、馒头、烧饼已经做好,方圆1公里的大人、孩子都来为官兵们送行。官兵们没有吃完的饭食,村民们一定让带上:“你们救灾辛苦了,前面的路还远着呢,不能饿着肚子!”
在海拔2320米的高山上,坐落着有“中国羌族第一寨”之称的古羌王遗都汶川县萝布寨村。地震中,全寨210户村民的住房被夷为平地。5月18日,铁军100名官兵冒着被滚石砸伤的危险,徒步走了20公里陡峭山路,将2500公斤粮食和药品送到山寨,全寨村民都到村口迎接。一位老太太跪在村口,连声说:“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感谢共产党,感谢解放军!”
一位名叫王天秀的羌族老大娘,33年前就做好的棺材,地震中被埋进废墟。10名官兵整整挖了一个上午,才将棺材挖出来,并转移到安全地带。老大娘感谢:这是我一辈子最重要的东西,太谢谢你们了!
理县木卡乡三寨村是个旅游点。五连连长严永俊带领战士在抢险过程中,为帮助一位叫邱明利的老人,连续两次钻入一座倒塌的三层土寨的一楼,在壁橱里“抠”了1个多小时,将老人的4000元存款找了出来。村里人为表感谢,端来好酒,但官兵们婉言谢绝。没办法,村民和官兵们合影留念,并承诺:“将来我们这里重建完成了,你们来旅游,照片就是通行证……”
5月31日到6月3日,我们搭乘铁军炮兵团增援理县、汶川、茂县抗震救灾官兵的军车车队,从都江堰出发,绕道成都、雅安、天全,穿过全长4176米的二郎山隧道,再经泸定、康定、丹巴、金川一路北上抵达马尔康,穿越4000多米的鹧鸪山隧道和10多处大面积滑坡、塌方路段,先后抵达理县、汶川、茂县,总计行程900多公里。
返程从6月5日下午开始。6月6日,我们搭乘一辆送物资的20吨大卡车,从马尔康县卓克基镇出发登上梦笔山,10时25分抵达海拔4114米的山顶。
山下谷中,牦牛、野马,一片藏域风情,然而就在这样偏僻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在内地常见的地膜、三层小楼、摩托车等。和数十年前相比,藏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当年红军的理想逐步成为现实。
卡车在小金县抚边乡停靠时,路旁的几位老大娘看到我身穿的军服,马上上前敲开车门,送来馒头、矿泉水。我们推辞时,老大娘说:“看到你们铁军才来的,你们辛苦了,你们就是当年的红军,我们是老百姓,只想给你们送点吃的,表达一点儿心意……”我的眼睛湿润了。
在达维,我们看到了红军长征中一、四方面军达维会师纪念碑。翻越夹金山的途中大雾弥漫,公路一圈一圈盘在山窝里。在海拔4330米的夹金山公路顶端,冷雨夹着雪花,让人直打哆嗦,透过迷雾,只见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渊。
卡车司机说,现在不管咋说还有路,当年红军真不知吃了多少苦!我点点头,在心里敬慕红军,敬慕铁军。
本报特约通讯员 郝杰 6月9日都江堰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