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洛阳“万亩春茄基地”年产茄子4000多万公斤,不仅满足了当地需要,还远销东北、西北地区。后来,受到种植成本上升,特别是病虫害等问题困扰,2002年种植面积跌入最低谷,不足200亩。
去年以来,洛阳老菜田焕发生机,越来越多的菜农种植积极性高涨。这是为什么?
春茄种植跌入低谷
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初,我市开始在李楼乡规模种植春茄。由于效益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特别是临近的偃师市佃庄镇,发展最快,鼎盛时期春茄种植面积达到8000多亩,当时称为“万亩春茄基地”,春茄远销东北、西北和京津等地区,产量在4000万公斤以上,经济收入7000多万元,是当地农村的主要经济收入。
20世纪90年代末,春茄种植面积急剧下滑,到2002年跌入最低谷——种植面积不足200亩。
红火的春茄种植为何出现下滑,并迅速跌入低谷?
采访中了解到,主要是受病虫害影响。佃庄镇东石桥村一位农民说,一块田里种植蔬菜,最好每年都调换一次品种,至少也得两年换一次茬。由于不发愁销路,菜农年年种春茄,重茬病害十分严重。
市农科院专家说,重茬病害严重时可导致春茄基本绝收。最轻造成春茄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效益大幅降低。
此外,随着水、电等生产成本的上涨,也使很多菜农考虑劳务输出等其他增收途径,种植积极性降低。
科技打破“瓶颈”
为了克服蔬菜连作难题,近年来,在市政府支持下,市农科院开始进行药剂防治、抗病品种筛选、生物防治和嫁接防治等多项研究,最终形成了以嫁接技术为核心,结合抗病品种筛选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控方案——即引进国外抗病砧木品种和当地茄子新品种进行嫁接。
据介绍,这一新技术不仅能够防止茄子的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等发生,解决茄子不能连作的难题,而且产量提高50%以上,还可进行秋季再生栽培,种一季收两季,产量和经济效益都有大幅度提高。
同时,嫁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经过两年多试验推广,嫁接技术已基本成熟,而且操作简单,菜农容易掌握,有利于大面积推广种植。
专家支招老菜田改造
如何改造老菜田,重铸“万亩春茄基地”昔日辉煌?专家认为,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推广嫁接新技术。通过建立高产示范样板田,让菜农看到嫁接不仅可以防病,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产量,延长市场供应时间,对春茄基地的恢复和丰富市场供应都有积极作用,改变菜农对传统种植方法的认识,树立恢复春茄生产的信心。
二是加强科技培训。组织专家对菜农进行科学的技术培训,让每一位菜农掌握嫁接栽培全套技术,包括育苗、嫁接、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为恢复春茄生产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是加强组织协调。在发展春茄生产的乡村成立专门的协调领导机构,进行全面服务,统一组织,统一管理,为恢复发展春茄生产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四是加大资金扶持。去年全市“两会”上,市政府把“菜篮子”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各地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据了解,目前偃师市佃庄镇、洛龙区李楼乡已推广1000多亩嫁接新春茄,亩产量接近1万公斤,亩收入8000元左右,对增加菜农收入、丰富市民“菜篮子”起到了一定作用。
市农业局负责人说,洛阳茄子栽培历史悠久,菜农有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和健全的销售网络,只要推广了新技术,资金到位,预计每年农民可增加收入8000万元左右。
本报记者 王继辉 通讯员 潘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