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占举
摄 | |
本报讯 (记者
胡越)从2006年6月起,市政府办公室信息科就多了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能——每天搜索有关洛阳的舆论监督报道,搜索到的新闻经过整理分类后,以《媒体监督事项办理周报》的形式呈送有关领导。
截至目前,《周报》已出98期,列入的媒体监督事项共有239项,已办结235项。许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一些政府部门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得到认真纠正。
2007年3月29日,《人民网河南视窗》以《嵩县农民建房办证:规定收五元实际收两千多》为题报道了嵩县农民建房办证遭遇不合理收费的问题。该报道反映的问题随即上了《周报》,市领导批示后转至嵩县县政府和市国土资源局处理。很快,有关部门违规收取的耕地开垦费和规划测绘费退还。
2006年11月8日,
《东方今报》报道了我市拆除违法锅炉进展缓慢的情况。该问题被列入《周报》后,环保部门加大执法力度,终于将46家锅炉全部拆除完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表达诉求的意识大大增强,除了反映涉及自身利益的事项外,还有不少群众积极参政议政,通过媒体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据了解,《周报》办理的事项涉及市容市貌、政风行风、居民生活、城市规划、社会保障、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生产安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周报》就是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车。《周报》第一经办责任人、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征说,新闻监督是反映社情民意的一个重要渠道,建立周报制度,使这个渠道更加畅通,也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舆论监督的体现。
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这是市领导的要求,也是《周报》办理的真实写照。
市政府办公室明确要求,媒体监督事项必须按规定时限办理。
(下转第二版)